覆盖保障需求破解特殊青年困难

覆盖保障需求破解特殊青年困难

(2019年4月19日)

一个伟大的时代,会给予每一个人充分的希望,会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对于广大青年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讯号,也是青年找到时代方位的关键。我们的时代要让青年感觉有希望,青年的心中才会有阳光、脚下才会有力量。社会保障不仅是维系社会公平的一杆秤,也是给予广大青年希望、为这个社会提供安全感的重要力量。

青年所面临的未来,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备受期待的世界。同样的,青年也将面临许多艰巨复杂的困难,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是今天的生力军、明天的主力军。如果我们不能帮助青年推开挡在路途中的巨石,那么青年的前行必然遭遇关键性的挫败。这不只是个别青年人生的失败,最后也会深深影响这个时代。

保障青年的急迫需求,提升青年在这个时代的获得感,能够凝聚广大青年对社会的认同感。对于很多青年而言,缺乏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障不到位,都会使青年的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阻碍青年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的社会为青年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保障,让青年时时刻刻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关心,也会更加坚定青年报效国家、投身社会建设的决心。各地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便专门将“青年社会保障”领域纳入规划,并定下了发展目标,比如,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覆盖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并在各类青年群体之间逐步实现均等化。

青年最缺乏的就是时间,最不缺乏的也是时间。我们的青年缺乏的是成长成才的时间,但是不缺乏试错历练的时间。倘若广大青年不能从时代中获取力量,或者说我们这个时代不能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保障,那么青年的这种“时间”就将遇到最大的挑战——不成其功反成其累,青年的未来极大可能会半途夭亡。

谈到对青年的社会保障,我们就要关切青年实际和基本需求,要发挥托底搭台的作用。经过深入调研和专门论证,有的地方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青年社会保障”这一领域,还是把重点落到了特殊青年群体的真实需求上,并将“加强对残疾青年的关心关爱和扶持保障”和“加强青年社会救助工作”作为两点发展措施,以配合支持发展目标的实现。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伟大的新时代不会抛弃每一个有志青年,必须要为有志青年提供社会保障。身体的残疾可能由于先天或是后天的一些原因所致,但是心灵的健全却远比我们的肉躯更加强大,也能经受更大的磨难。只要心向阳光,坚定信仰,残疾青年依旧能够绽放时代的光彩,为我们带来更加澎湃的感动和力量。从体育赛场到学校课堂,从科学大厦到文学宝殿,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身残志坚突破小小身躯迸发蓬勃力量的榜样。他们的存在,也是人的一种内在力量的体现,即突破限制、超越限制的伟大。我们应当为更多的残疾青年去挖掘去开发这股力量,前提是我们得先保障他们的生活足以支持发展的需求,比如健全完善残疾青年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政策,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奋斗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对广大青年负责,要让他们敢梦、敢想、敢拼,真正将这个时代作为自己奋斗的舞台。让青年对社会更认同,社会就要对青年更多关心和照顾。规划青年的发展,不能脱离青年发展中的紧迫需求。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青年等,他们面临的就学、就业、就医、居住、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恰恰是青年发展的核心需求,关系特殊青年的发展根本。此外,还有心理、健康、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使得这些青年在更好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建设过程中,充满艰辛。加强青年社会救助工作,让他们尽早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回归社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从社会救助中获得支持自身发展的能量,这是对他们负责,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负责。

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青年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是这样一批14至35周岁的同志依旧是属于青年这样一个年轻群体,便也很难摆脱处在这个人生阶段的许多问题。其实在很多时候,青年就像一小簇微弱的火焰,在一望无垠的黑夜下、原野里,他们会彷徨、会慌张、会迷惑,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身处这个阶段的青年,其实很难单纯地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周遭环境里汲取正能量,这个时候总得有一种指引为我们的青年点亮前途。我们要让青年们相信,他们绝对不是社会的边缘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主人。

生活是自己的,但我们个人的生活不是完全独立于其他个体的,而是定然会有交集、会有羁绊的。人们都坚信自己就是人生的主人,可是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排拒他人的好意,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他人的支持帮助,尤其在青年这个时期,广大青年很需要“引路人”的存在。毕竟,任何措施都是由人去推动的。制定政策的是人,推动政策的是人,落实政策的还是人。所谓“事在人为”,我们要主动担当,做好青年工作,提供社会保障充分覆盖青年急需的保障需求,当好青年人生道路上的这个“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