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人民立场” 新时代青年要敢于亮剑
(2020年12月28日)
担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的监督员有半年多了,通过社会渠道的线索收集,我还是认真调查研究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包含投诉举报类、政策建议类、一般咨询类信息),涉及10余家省直部门机构和地级市政府,督办范围影响覆盖超过100家单位,反映了一些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合理诉求,直接和间接推动维护超过100万人次的合法权益,也针对政府部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马上解决,因为结果是很难预设的。而这个过程,自然是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的。有人会问,这是一个兼职身份,何必那么认真?正如我一直认为的,个人之小我融入国家民族之大我,个人之前途融入国家民族之事业,我们能够升华人生境界、提升人生价值,并继续推动我们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有多少力量就要发挥多少作用,我们不能只知道“独善其身”“爱惜羽毛”。这是我作为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监督员履职的义务,更是我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的情怀所系。
人都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自然也是这样。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一些事物的态度,会随着阅历、技术、情怀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追求变化,也会从以关心自己个人利益为主慢慢向关心社会群体利益倾斜,因为个人的合理诉求本也是构成社会利益的其中一部分,这并不矛盾。这样的一种变化大概也是年轻人的巨大“潜力”吧。所以,当我看着那些“年轻人”,哪怕他们犯了很多错(年轻人犯错是很正常的),我也依旧相信他们能够创造很多了不起的成绩。
千万不要忘记人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一定存在“质变”的契机,只要我们找到了那把人生的钥匙,依旧可以站在时代舞台的中央发出光亮。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信念。所以我个人的行为哪怕只是点亮了些许人心中的那团火,我都觉得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因为他们成长起来可能比我更优秀。
客观上说,我在调查研究一些问题提出具体建议的时候,主要还是希望推动一些问题的化解,这是最重要的。另外,也希望在这个监督建议移送督办的过程中,有的机关部门能够辩证地从结果来看待一些问题的本质,自我激发能力建设(如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和进步,最终还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更满意,进而更好地推动政府的建设。
我来自人民,这是我的根,这也应该是很多人的最为粗壮而不能忘记的根本。忘记了主根,追求细枝末节的利益,总会让人变得疯狂,这是得不偿失的。如果要“疯狂”,倒不如选择一种投身时代大潮的疯狂,也希望和我一样“年轻”的人们,能够牢记“人民立场”,不管我们在什么行业,总不能都是单纯为了自己。
肯定会有人觉得我讲的是“大道理”,甚至对此感到厌恶。其实哪有什么大道理,不过都是一些真实所想的小感悟,如果自己都不信,那还有什么底气?当你认为人民的力量就是你的后盾的时候,你自然就有了力量,不管在哪方面遭遇压力,都不会阻止你去做坚定价值的事。有时候,只有做到不在乎的“疯狂”,才能担起他人的“在乎”,这应该是一种觉悟。
要为办好找办法,不为不办找理由。以问题为导向,以效果为目标,总得努力去试着推动一下。哪怕只是这么一段时间的经历,对于我个人而言都是一种收获。我年轻,但也不年轻了。不管还能坚持多久,我唯有一句:不问前程何方,但求问心无愧。有个词叫“感同身受”,也希望大家都能多些同理心,如果是你身边的家人遇到了一些问题,你又该如何面对?学会去保护他人,也是对“爱”的更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