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智克制的态度去观察生活
(2018年12月7日)
在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太多真真假假的东西,人们试图去分辨它们,有些时候却迷失在真假之中。现实总是在反复提醒,我们应如何在这其中分辨真假,保持自身的清醒?
我有时候会提起来的一句话是,你听到的未必是真的,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你所接触的也未必是真的。一切都有可能为假,都有可能处在相对概念里的一种“假”的状态。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位老师将一个桃子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照着画出来,大家都很认真地画完了,可是大家所画的样子有许多细节的差别,因为大家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桃子的。可是桃子只有一个,会变换形状吗?所以就算大家看到的都是真的,也是按照这个认识去评判,仍然避免不了陷入部分“假”的状态。
我们都不否认,看事物要全面。然而,受限于一些条件,你看到的,你所了解的,你敢说完全都是真正的那个本质吗?
理智和克制,是明事理辨真假的关键。不够理智,思考便失去了土壤,难以向深度前行,自然不必说养成独立思考的困难有多大了。不懂克制,不仅容易被困于人云亦云的盲目状态,也容易做出违背事实的过激判断和行为。
在一些辩论场合,旁观者对某个辩题的态度往往会随着辩论者论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该怪我们不够坚定吗?并非如此。或许在当时,我们的思维会随着辩手的思维走,但最终还是会落到自己的价值观上。因为我们的认识具备一种“稳定性”,使得我们看待很多事情,只能从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评判。只不过,如果我们一开始的价值判断是不符合常识的、是违背真理的,那么我们越是强调,越是坚信,也越是会走向极端。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有独立的判断,但这种判断的价值绝对不是因为独立而自我,应当是独立而客观。我们无法要求社会所能给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以我们更要锤炼思想觉悟,去听、去看、去观察,多琢磨少跟风,多思考少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