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指引历史 希望照耀民族
(2015年9月8日)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我们的希望在哪里?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兴盛,整个社会呈现一片盛世复兴的景象,这样的国家不能说其没有希望,而是处处都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可我依然要问,我们的希望在哪里?我并不是要具体到某一个事情或者某一种境遇,而是从全民族的角度提出的这一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希望在哪里,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如何来的,那么终有一天,诞生希望的圣火会熄失,创造未来的种子会枯死,我们的美好生活会逝去。
如果我们的民族需要一个精神标杆去指引未来,去创造无限可能,那么我们的希望就在那些英雄的身上。其中,最应该被我们铭记的正是过去的那些抗战英雄,那些为了中华民族崛起,为了中华民族摆脱耻辱,为了中华摆脱压迫,奋不顾身站起来战斗的抗战英雄。之所以说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能够激发我们血与骨里最纯粹的民族性,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有着深刻的强烈的认同感。
凝聚共识能够加强国民对自己身份属性的认同。要是我们对国家的制度,对政府的合法性,都不认可或者存疑,只是认为自己是需要被服务的对象,并不认为我们应该向我们的国家负责,那么社会的共识又从何而来?我们需要平等的对话,我们需要坦诚的交流,我们更需要发自内心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不然,一个根本就不爱自己国家的人,就因为他的一个公民身份就一再强调自己应该被这个国家保护,应该从这个国家获得什么,政府应该向他们作出一些妥协,这合理吗?这科学吗?这符合道义的思维价值吗?
抗战英雄是全民族的英雄,是中国历史的英雄,这就是基本的共识。凡是试图打破这一共识,企图颠覆这一常识,并且进一步妖魔化我们的英雄的人,就是那一类披着中国人的外衣却无中国心的贪得无厌的索取者。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向英雄学习,是因为多了这些不愿意向英雄学习,且希望毁掉我们的英雄的破坏者。
我们的英雄身上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展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摧毁我们的英雄,等于摧毁我们的爱国情怀,偷走我们的民族气节,挖掉我们的英雄气概,击垮我们的必胜信念。到时,我们又从哪里获得希望?你又如何在社会中看到希望?
没有英雄的民族,我们便失去了挺立身躯的脊梁。别人站着攻击你的时候,你只能趴着。别人坐着嘲讽你的时候,你也只能趴着。别人从你身上踏过的时候,你还是只能趴着。一个又一个脚印,屈辱而沉重,都是踩在我们民族的尊严之上。没有了英雄,我们也就没了那些自豪,走路只能低着头,因为你是一个来自贫弱民族的人。于是不禁要问,我们应不应该宣传我们的英雄,我们应不应该传播英雄的榜样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情怀的国度。别人要获得利益,可能会从其他人那里拿到本不属于他们的利益。我们呢?想想那些14年里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默默无闻的勇士,我们从不侵略,我们从不掠夺,我们从不贪婪,我们只是为了守护我们的国家,我们只是为了保护我们的亲朋,才被迫地反抗与战斗。一个品性温良的民族,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保持了可贵的温良,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品质,也是我们的英雄交给我们的宝藏。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毋庸置疑,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诞生英雄的民族不能亏待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是我们这些蒙受英雄恩泽的后人应该自觉履行的责任。每一位英雄都是历史的亲历者,都是中国记忆的见证者,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将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历史,带我们领略深沉的过往,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更重要的是,英雄们的事迹将开启青年朋友的爱国大门,让我们广大的青年同胞真正明白“中国人”的辛酸与苦难、“中国人”的不屈与强大、“中国人”的骄傲与荣耀,更会激发我们的赤诚情怀,播撒希望的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