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2017年12月26日)

网络造谣、抹黑正在日益呈现体系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特点,我们应当打击网络黑势力、黑产业,严惩黑资金,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网络在缩短世界距离的同时,也在我们彼此独立的生活圈子间共建了一个大圈子。这个大圈子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网络家园,我们在上面共同呼吸,接收各种海量的信息,正能量能够帮助人向上向善,负能量也能够让人极端暴戾,网络已然将我们的一些权益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让我们更容易地感受好与坏。基于此,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懂网”“用网”,不能让网络生态恶化。

中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与之对应的是网络治理的责任全球最重。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如何为这7.51亿网民提供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不仅是考验中国管网治网的决心与智慧,同时也关系中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凝聚大共识的网络环境,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甚至让一些“网络谣言”“网络水军”“网络敌对势力”肆意生长,让好好的网络家园变成了满目疮痍的负能量聚集地,那就真的什么事都办不成了。

网络无秩序,不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普天之下,皆有规则。交通若无法规,酒驾横行,谁要遭殃?环保若无铁律,雾霾肆虐,谁要遭殃?网络若无秩序,网络群体暴力横行,诽谤诋毁个人声誉横行,低俗不雅信息横行,扭曲历史、抹黑英雄事迹横行,侵犯公民隐私行为横行,这样的情况,谁要遭殃?是社会全体要遭殃了!因此,网络必须有秩序,也必须使每一个上网者都接受和遵循这个规则。

网络是宣传平台,更是舆论阵地,一些声音的背后可能存在特殊的目的,需要我们认真研判和应对。尤其是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有一些网络账号长期利用社会问题大做文章,我们要看到其“放大社会矛盾,故意制造对立群体,推动网络雾霾”的本质。

这些行为本身,一般还夹带着虚假信息和过激言论,不仅会对个人、企业造成伤害,更会极大地伤害社会健康的价值观念体系。一些社会问题被刻意炒作,一些概念被偷换,导致事实被混淆,对我们党和政府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必须谨慎应对,尤其对网络谣言要严厉打击,要像治理雾霾一样去治理网络“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