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时代好故事 唤醒青年大力量
(2019年8月28日)
做好宣讲工作,一定要准确把握“讲什么”“怎么讲”“为谁讲”这三个问题,这其实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存在内在联系和共同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中国自信,增强我们党的青年政治基础,引领凝聚青年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当成为我们宣讲者的初心。
比起“怎么讲”“为谁讲”,“讲什么”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和标准。我们要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不同领域青年人的关注和需求,形成大宣讲、大学习、大联合的氛围。
宣讲是一对多的宣讲,要注重实际转化。我们需要有形覆盖,但我们更需要有效覆盖,要实现从有形到有效的真正转化,鼓舞青年、激励青年、帮助青年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号召青年将个人之小我融入国家民族之大我、将个人之前途融入国家民族之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对青年要有更充分的调研和了解,要唤醒而不是灌输式地去宣讲思想。
历史是鲜活的宣讲者,要让宣讲入脑入心,可以从历史故事取材。我曾沿着南昌起义部队转移的路线南下抚州,两次沿着秋收起义路线走访了宜春、萍乡,三次走进赣南原中央苏区再走长征路,四次登上井冈山。不得不说,江西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这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局部治国理政的伟大探索,这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打响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这里是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危难之际决定长征的出发地。
宣讲者要牢记,我们是要服务青年、团结青年跟党走,我们有必要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时代之问。从建党之初的几十人到现在90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从势单力薄的小党成长为屹立世界之巅的大党,我们依靠的是什么力量?对于当下的青年而言,体会和理解这种力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伟大长征的那段岁月,我们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平均每过300米就有一位红军战士倒下……你可能并不知道,平均每过600米,倒下的红军战士就有一位是来自江西的瑞金或者兴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面对的前方何其困难,可依旧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伟大胜利。探寻历史,我们能够找到回答时代之问的那把钥匙。
宣讲要有大格局,要尤为注重在党员青年、团员青年群体中加强“初心使命”教育。一切为了人民,才能真正代表人民、赢得人民、依靠人民,我们要传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加强引导广大党员青年、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上,谱写青春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