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正当时,写好乡村振兴这篇时代大文章

建功正当时,写好乡村振兴这篇时代大文章

(2019年3月12日)

2019年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

把握历史大势,担起时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判断,我们要勇于担起时代使命,牢牢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展开来的一幅美丽画卷,我们要写好这篇讴歌时代之美的大文章!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振兴乡村是凝聚乡村百姓共识的“最大纽扣”。民心所向,政治之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遵循这一伟大科学论断,我国乡村的发展建设迎来了巨大新机遇。建功正当时,我们不应辜负时代的重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福泽子孙后代的重要大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事关亿万乡村百姓美好生活的头等愿景,我们必须以重中之重的态度去推动,在以后更要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韧劲去不断突破!

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困扰乡村发展的紧要问题。产业落后、人才凋零、文化衰弱、生态恶劣、组织溃散,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乡村的发展,是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石。我们可以用巧劲,但更应不遗余力地去破除这层障碍。现实问题往往更加复杂、更加艰巨,我们必须担当担当再担当、落实落实再落实,我们的工作方向就是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我们要为了这样的乡村振兴矢志不渝奋斗、奋勇无畏前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不能缺位,手段不能偏位。温饱解决了,环境变好了,产业兴旺了,青年留下来了,把生活的纽扣系好,把思想的纽扣系牢,乡村如何不能振兴?实现乡村振兴,要想人民之所想,要在关键处和乡村百姓想到一块、劲往一处使。乡村振兴是有目标、有方针、有要求的振兴,一定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首要重任,一定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用好深化改革法宝。广大干部一定要担起肩上的责任,发扬优良的传统,采取恰当的手段,汇聚更大的智慧,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去!

人民离幸福美好生活更进一步,我们的责任使命便更重一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越是前进,越是不能松懈。唯有走好每一步,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图景方能指日可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乡村建设工作,我们必须明确方向、行好路子、重抓落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绿色之美的和谐乡村,让乡村摆脱过往的一些负面标签,让乡村成为人们今后向往的好去处,从而让乡村青年更有盼头、更有目标、更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