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开出一朵花

希望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开出一朵花

(2015年8月30日)

“我有一个梦想。”听到这句话时,很多人应该会联想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那场著名演说(1963年)。当一个在社会中遭受压迫的族群,也就是我们大众意识里的边缘人群,发出了对自己梦想的呐喊,寻求打破困境的方法时,我们或许也应该思考:有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要做些改变?

电影里的两句台词,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句是《喜剧之王》里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另一句是《少林足球》里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显然,梦想并不是鸡肋,不是虚无幻想,虽然梦想未必都能实现,但为之奋斗的激情却足以点亮我们的人生

梦想应该是甜美的,可是很多人的梦想是苦涩的;梦想应该是值得尊敬的,可是很多人的梦想是被用来打击的;梦想应该是给人开启一个崭新的世界,可是很多人的梦想是告诉我们此路不通的。如果梦想点亮不了人生,人们也就很少谈论梦想了,最后便都遗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有的老师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让每个孩子都站起来告诉大家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以后打算怎么做。结果表明,越是低年级的孩子,梦想越是五花八门,包括国家领导人、科学家、企业老板、侦探、演员等之类,且他们选择这些梦想用到的高频词多是“聪明”“善良”“英雄”等。而高年级的孩子则大多选择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且他们也大多用“工作轻松”“岗位稳定”“薪资较好”这些标准去衡量自己的选择。

当高年级的孩子被套上了生活的枷锁,梦想也就成了一个廉价的词汇。不禁要问,是谁剥夺了我们勇敢选择梦想的机会?是恐惧吗?为什么恐惧?恐惧困境生活,恐惧自身无能,恐惧得不到好结果的付出?

如果你问那些天真的小孩,他们的梦想要是完成不了怎么办,很多人也许会反问你:“为什么会完成不了?”这句话很对,为什么会完成不了?面对梦想,害怕失败也就已经走向了失败。

因为无力,所以随遇而安;因为无能,所以顺其自然。无论是用何种借口消解追逐梦想的渴望,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自己,“我努力了吗?”“我努力得够吗?”如果你还不曾努力,抑或努力得还不够,不妨先尝试。你不睁开眼,不会发现世界给你带来的惊喜,而这一切都需要你亲自去体验。

可是,在实现梦想的最后几步停下脚步,并最终选择放弃的例子并不少见。虽然我们也知道,人还是需要梦想的,再坚持一下就好,但我们也常常给自己泼冷水,“那又有什么用?反正也实现不了!”

我也问过自己,面对梦想,为什么还没开始,我们中的很多人就开始退缩了?为什么还没有努力,我们就先主动放弃了?为什么快要成功了,我们却不再坚持了?

想起小时候用零钱买棒棒糖的往事,一个五角钱的棒棒糖就可以让我乐上一整天,可是现在就算给我一百根棒棒糖,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那种趣味。有些事情,不是等你以后有了基础就可以重来,错过了,那就是一段岁月,你只能回忆而不能改变。与最初的梦想相伴的应该是最初的奋斗,千万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毕竟,我们也是慢慢从低年级的孩子变成高年级的孩子,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慢慢接受时间的沉淀。梦想,会在等待的缝隙里,会在犹豫的蹉跎中,流走消失。

梦想,也会老去,直至死去。

让我们死在梦想里,或许是件幸事。让我们活在庸庸碌碌的节奏里,或许也是一种悲哀。让我们向将死的青春告别吧,可你真的愿意吗?眼泪,辛酸,失败,被质疑的可能,被嘲讽的未来,被忽略的不甘,在这之后,我们应该还有深深的期待。

对了,我还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寻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看得到阳光,享受得到温暖。以后的路,陪你走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少,但请坚持下去,总有一种思想的力量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