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形成示意图

二、冠心病形成示意图

回顾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们主要向大家讲述了与冠心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即压力、负性情绪、A型行为。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来总结一下冠心病形成的心理生理社会机制。

冠心病形成的心理生理社会机制

img62

测测:你的总体心理健康程度

下面再提供一个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你从不同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注:该量表是由Derogatis , L. R.1975年编制,此量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已应用于临床研究,特别是精神卫生领域已广为应用。)该测验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些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该测验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

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

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

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

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作为自评量表,这里的“轻、中、重”的具体含义应该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不必做硬性规定。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了解心理状况的多个方面对于疾病的康复无疑是有利的,尤其要关注焦虑、抑郁、敌对这几个因素。

要求:

(1)请仔细地阅读每一题,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以内,你的实际感觉,选择适合的答案点击。

(2)请注意不要漏题。

(3)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如实自我评定。

(4)完成时间一般为45分钟。

img63

续表

img64

续表

img65

续表

img66

续表

img67

续表

img68

续表

img69

续表

img70

分析统计指标:

(1)总分

①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

②总症状指数,也称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③阳性项目数是指评为1~4分的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是指总分除以阳性项目数。

④阳性症状均分是指总分减去阴性项目(评为0的项目)总分,再除以阳性项目数。

(2)因子分

SCL-90包括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例如强迫症状因子各项目的分数之和假设为30,共有10个项目,所以因子分为3。在1~5评分制中,粗略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因子分是否超过3分,若超过3分,即表明该因子的症状已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

9个因子含义及所包含项目为:

①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8分之间。得分在24分以上,表明个体在身体上有较明显的不适感,并常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得分在12分以下,躯体症状表现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躯体的不适感越强;得分越低,症状体验越不明显。

②强迫症状:包括了3,9,10,28,38,45,46,51,55,65共10项。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强迫症状较明显。得分在10分以下,强迫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和冲动,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

③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73共9项。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亦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36分之间。得分在18分以上,表明个体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人际交往中自卑感较强,并伴有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退缩等)。得分在9分以下,表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较为正常。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问题就越多,自卑,自我中心越突出,并且已表现出消极的期待。得分越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越能应付自如,人际交流自信、胸有成竹,并抱有积极的期待。

④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项。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反映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52分之间。得分在26分以上,表明个体的抑郁程度较强,对生活缺乏足够的兴趣,缺乏运动活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死的想法和自杀的观念。得分在13分以下,表明个体抑郁程度较弱,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充满活力、心境愉快。总的说来,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明显,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不明显。

⑤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86共10项。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测定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项解体感受的项目。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表明个体较易焦虑,易表现出烦躁、不安静和神经过敏,极端时可能导致惊恐发作。得分在10分以下,表明个体不易焦虑,易表现出安定的状态。总的说来,得分越高,焦虑表现越明显。得分越低,越不会导致焦虑。

⑥敌对:包括11,24,63,67,74,81共6项。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方面。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4分之间。得分在12分以上,表明个体易表现出敌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得分在6分以下表明个体容易表现出友好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敌对,好争论,脾气难以控制。得分越低,个体的脾气越温和,待人友好,不喜欢争论、无破坏行为。

⑦恐怖:包括13、25,47,50,70,75,82共7项。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一些项目。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8分之间。得分在14分以上,表明个体恐怖症状较为明显,常表现出社交、广场和人群恐惧,得分在7分以下,表明个体的恐怖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对一些场所和物体发生恐惧,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得分越低,个体越不易产生恐怖心理,越能正常的交往和活动。

⑧偏执:包括8,18,43,68,76,83共6项。本因子是为了偏执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而制订: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观念、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4分之间。得分在12分以上,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明显,较易猜疑和敌对,得分在6分以下,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易偏执,表现出投射性的思维和妄想,得分越低,个体思维越不易走极端。

⑨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90共10项。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指征。此外,也可以反映精神病性行为的继发征兆和分裂性生活方式的指征。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较为明显,得分在10分以下,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越多的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和行为。得分越低,就越少表现出这些症状和行为。

此外还有19,44,59,60,64,66,89共7个项目未归入任何因子,这几项反映的是睡眠及饮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