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
世界两大文化体系:
(1)东方文化是悟性的学问体系,充溢着智慧。以中国文化为典型。东方文化追求心灵精神美感。
(2)西方文化是理性的学术体系。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富于科学、艺术精神。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巴黎集会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那么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世界评论中国传统文化:
法国伏尔泰《自然法赋》要求用中国儒教文化来挽救欧洲的颓废:东方是一切学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由此而产生。当我们还是野蛮人时,这个民族已经有了高度文明。
英国李约瑟:中国传统思想复合体,可能会在科学发展状态中,发挥大于人们所愿意承认的大得多的作用。人类如何来对付科学技术的潘多拉盒子?我再一次要说,按东方见解行事。事实上中国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有生命力。
英国汤恩比:只有当中国文明的精髓引导人类文化前进时,世界历史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美国卡普拉:西方社会能否生存,取决于西方能否吸取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
奥地利容格:应该转换西方人已经偏执化了的心灵,学习整体性领悟世界的东方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存亡的紧迫性——中国正在抛弃传统文化。
杨振宁:忽视人文,中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周易》(八卦、太极)文化为源头,以儒学为核心,儒、释、道三教融合,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伟大文化。核心与精髓:太极和合文化,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人和谐的社会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
四书:《大学》、《中庸》、《语论》、《孟子》。
五经:《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道德经》+《佛经》,西方只有《圣经》。
《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三部经典只有一万五千言,是所谓三个五千言,《论语》一万三千七百字,《孟子》三万五千四百字。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指出:儒家所体现的具有涵盖性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可以提供全球社群的丰富资源。在多元宗教的现实中,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推己及人的仁道以及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才是文明对话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
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
东方文化核心:和,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宇宙观,人—人和谐社会价值观。追求心灵精神愉悦美感。西方文化核心:斗,同而不和,人天相胜宇宙观,人—人相斗社会价值观。追求感官外在物质享受快感。东西方文化的独立互补发展,对立统一,阴阳冲和独立发展成互补态势,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有一定的交流,形成三次文明高潮: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文明,中国汉唐封建制文明,近现代英国资本主义文明。西方文化霸权暴露出不可克服的弊端。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其发展重心趋势必然回归东方,中华文化必将实现伟大复兴。
东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
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依傍尼罗河,352年亚历山大大帝入侵与希腊同化而消亡。
古巴比伦:依傍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359年日耳曼族入侵消亡。
古印度:依傍恒河,3世纪雅利安人入侵灭亡。
中国:依傍长江,黄河,唯一延续至今并持续发展的文明。
2.东西方民族差异
东方
黑眼珠,平眼眶。民族主体稳定,此荣彼荣,亲和凝聚。
西方
(1)蓝眼珠,凹眼眶。
(2)民族主体不定,此兴彼亡,工业文明。
3.东西方伦理价值观差异
东方
(1)君权独尊,从整体主义发展到集体主义,政教分离,重社会、他人利益,重义轻利。
(2)伦理孔子儒教,三纲五常,崇尚人人为他人。性善论重人治,东方道德伦理,义务伦理。
(3)有孝文化,小靠父母,大养父母。
(4)臣伏奴性,跪拜皇帝。
(5)重男轻女。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女孩谈恋爱,手牵手过马路口,亮红灯,看到来车还有一点点距离,男生就拉着女朋友冲了过去,女朋友很生气:这样的男人不能要,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坏事不能做?分手!这位男生回国和中国女孩子谈恋爱,过路口红灯,就拉着女朋友的手,等车过以后再过路,结果,中国女朋友很生气:连红灯都不敢闯的男人会有什么出息,分手!
西方
(1)神权至上,个人主义,政教合一,重个人利益,重利轻义。
(2)伦理西方功利伦理,权利伦理,分蛋糕一人先切,另一人先挑。基督教讲博爱,信奉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性恶论重法治。
(3)无孝文化,小不靠父母,大了不养父母。
(4)独立叛逆性,不跪他人。
(5)尊重女性。
4.东西方哲学与思维差异
马克思:世界上有两种思想体系:一是以古希腊、地中海沿岸为发源地的西方哲学体系,注重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另一个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体系,他们更注重对自然的感悟与理解。
东方
(1)周易太极八卦图,东方魔符,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天干地支自发自组宇宙观。曲线思维。
(2)元气论,重定性,以象穷理。
(3)直觉综合思维,重顿悟,模糊,定性,曲线辩证思维,整体联系。天人合一宇宙观,主张人是自然一部分,天人物我和谐。主静。庄禅智慧。静、净、敬。
东方直排书,点头看,对!对!继承性。东方排列:年—月—日,国—省—市—街—号。
西方
(1)直角坐标图,直线思维。
(2)原子论,重定量,析物言理。
(3)理性分析思维,重逻辑,定量。形式逻辑三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精确直观,直线机械思维,部分割裂。
人天相胜宇宙观,主张人是自然主宰,天人物我对立。征服自然,驾驭自然,无限攫取“夺去吧!只管去夺取”(尼采)
西方管理文化物本观,公平竞争,物质引诱金钱万能。西方横排书,摇头看,不对!不对!批判性。
5.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
中国园林建筑,匍匐大地。自然美,曲线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瀑布小溪,顺其自然,反宇屋顶,与天呼应,哲理美,艺术美,技术美。亭子开,人与自然交流。瀑布顺势而下。曲线园林自然美。
西欧园林建筑,向往上帝天空。人工美,几何园林人工美,喷泉逆天而上,平顶尖顶,与天隔绝,或向往天国,城堡闭,人与自然疏远。
6.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1)中国画:
①水墨,阴阳调和。
②主要题材自然山水花鸟,画中有诗。
③写意,意象,笔墨情趣。
④表现重主观。
⑤形神兼备。
⑥圆笔五指写。
⑦水性颜料透明。
⑧宣纸化水。
⑨散点透视三远平远高远深远,三眼观察音乐时空。
⑩重线条。
随类赋彩。
有留白。
有印章,诗书画印综合美。
画卷立轴形式多样。
(2)西洋画:
①油画,光影表现。
②主要题材社会人物事件,画中有戏。
③写实具象,色形理趣,发展为抽象、荒诞。
④再现重客观。
⑤形态逼真。
⑥扁笔一掌刷。
⑦油性颜料不透明。
⑧画布不化水。
⑨焦点透视三透几何空气色彩,单眼观察物理时空。
⑩重色块。
科学赋彩。
无留白。
无印章,只有签名。
木质画框形式单一。
7.东西方音乐艺术差异
中国音乐旋律线条美,典雅清丽,主题重人与自然和谐美,强调韵律,重八度和弦,典雅清丽,五声音阶,高度和谐,乐器构造简单,乐理精深。西方交响乐重和声团块音响辉煌,主题为人与人的争斗,乐器构造复杂。
8.东西方舞蹈戏剧艺术差异
东方舞蹈动作追求拧倾曲圆,眷恋大地。中国戏剧注重写意性,虚拟性。西方舞蹈动作追求开绷直立,向往天空。西方戏剧注重写实性。
9.东西方体育竞技观念差异
中国太极拳内练精气神,西方拳击外练筋骨皮。
10.东西方科技发展差异
东方
(1)16世纪前领先,综合文化优势,直觉顿悟把握世界。《春秋》记载最早哈雷彗星,《汉书》记载太阳黑子,四大发明。但由于轻科技,长期以来停留在前科学阶段,在现代科技中落后。
公元577年,北齐宫女发明火柴,欧洲1530年才有火柴。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2期,刊登凌洪龄教授研究论文,阐述1990年9月作者将高尔夫球起源于中国的论文提交到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科学大会。该文论证1282年《丸经》一书记载,中国早在943年,南唐李后主就有此活动。明朝皇室有一种类似高尔夫运动的游戏,叫“捶丸”,这是在走路的过程中用棍子击球的运动。我国至今仍保存着关于这种运动的壁画,这是高尔夫起源于中国的唯一证据。论文立即引起与会国内外学者的震惊和赞许,认为论文中举出了客观证据,解决了高尔夫球起源问题上多年来争议未定的悬案。
(2)东方周易,太极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现代科技尖端向依稀而古老的东方文化靠拢。
宇宙大爆炸理论。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混沌理论,《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对论,孪生子现象,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光的波粒二相性,统一于阴阳转化结构。
模糊数学——东方思维的回归。《道德经》: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天。
质能互变E=mc2,有无相生。钱学森语:西方和东方科学思想的结合是奥妙无穷的。
西方
(1)17世纪后领先,分析文化优势,逻辑性,精确性。
(2)科学与道德的分离及严重后果,超智慧与超愚昧的并存,人与自然的失谐。11.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巧合性
东方
(1)公元前20—前18世纪,夏朝,阴历。
(2)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文:孔、孟、老、庄、墨
武:孙子、孙膑
(3)孔子创儒教。
(4)398年,中国分裂成南北朝。
(5)7世纪大唐盛世。
(6)中国戏剧有汤显祖、梁山伯与祝英台。
(7)东汉王充《论衡》: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西方
(1)古巴比伦,太阴历。
(2)古希腊,古罗马。
文: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
武:居鲁士、亚历山大大帝。
(3)释迦牟尼创佛教(比孔子长14岁)。
(4)395年罗马分裂成东西罗马。
(5)7世纪阿拉伯帝国全盛。
(6)西方戏剧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7)英国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比王充晚1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