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痛苦消失在生活里

让痛苦消失在生活

曾经有位心理学专家说,我们无法让痛苦从生活中消失,却能让痛苦消失在生活里。的确如此,没有人的人生充满快乐,远离任何烦恼和哀愁,除非是在乌托邦的世界。真正的生活就是那么残酷,活着的每一个人都要不停地面对悲欢喜乐,接受生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痛苦呢?毫无疑问,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即使你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即使你身家千亿、锦衣玉食,你也依然和所有人一样都要面对痛苦。与其是命运面前人人平等,不如说痛苦总是如此不偏不倚地惦念着每一个人吧!

民间有句俗话,叫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要面对不如意。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也不管是健康还是疾患,痛苦之于人类,永远是如影随形。可以说,只要是有人的存在,世界上就必然有痛苦、有不如意、有烦恼、有纠结犹豫。其实,无论我们怎么防患于未然,或者杞人忧天地提前想好一切糟糕的结局,我们都无法预防痛苦的出现。命运是无常的,痛苦也是无常的。很多人都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一味地抗拒和排斥痛苦。殊不知,痛苦永远不会被你吓跑,更不会消失。然而,你却可以坦然接受痛苦,把痛苦消融在生活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像是一个大染缸,不但有形形色色的人,各种不同的人的性格,还有层出不穷的悲欢离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是极具包容性的。我们的心胸,也应该随着生活的节奏,不要那么狭隘,必须要能够容纳痛苦的出现和存在。

自从老伴突发脑溢血去世之后,张阿姨的生活一下子就变得充满阴霾。原本,张阿姨和老伴还兴致冲冲地计划出国旅行,利用退休后身体还硬朗的日子环游世界呢!哪里就能想到,老伴突然脑溢血,一下子就抛下她独自离去了。

结婚这几十年来,张阿姨和老伴感情一直特别好,简直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如此深厚的感情,彼此间的缘分却突然结束,张阿姨根本不能适应。在老伴刚刚去世的日子里,张阿姨悲痛欲绝,恨不得也跟着老伴一起去了。然而,女儿整夜整夜地守护着她,让她又于心不忍。不管孩子多大,在父母面前也终究是孩子,张阿姨不忍心让唯一的女儿接连遭受失去父母的打击。然而,虽然苟延残喘地活着,张阿姨却失去了精气神。她每天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从前最讲究穿衣打扮的她,现在衣冠不整,眉眼不洗。看到妈妈的样子,女儿痛心极了。为了照顾妈妈,女儿还辞掉了工作,带着孩子一起搬回家里看着妈妈。在女儿的用心守护下,张阿姨决定要活下去,享受生活。

虽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伤痛,张阿姨依然非常坚强。为了摆脱伤痛,她还发明了一个办法,即接纳痛苦,融化痛苦。以前,张阿姨在思念老伴时,总会提醒自己老伴已经去世了,如今与她阴阳两隔。每每这么想,她都会心如刀绞。如今,张阿姨不再认为老伴已经去世,而当老伴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她也不再绝口不提老伴,而是像老伴活着的时候一样,总是和女儿说:“你爸喜欢吃酸辣土豆丝,咱们就做酸辣土豆丝吧!”尽管这么说的时候心里依然会隐隐作痛,但是张阿姨的伤痛渐渐地愈合了。她习惯了看不到老伴的日子,也习惯了心里有老伴的日子。现在的张阿姨,虽然没有把痛苦从生活中赶走,却已经让痛苦消失在了日常琐碎的生活中。

痛苦永远不会消失,但是当我们张开怀抱拥抱痛苦时,它却会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直到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痛苦,将其当成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张阿姨想念老伴,当不再刻意强迫自己不要去想,思念也就变得更加平和自然。在这样的过程中,痛苦淡化了,因为它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取得了合法存在的方式。

每个人的人生都或多或少地伴随着痛苦。我们唯有以更好的方式与痛苦相处,才能让痛苦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