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终身学习,持续提高自己
早在古代,人们就提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我们更应该坚持学习,这样才能及时补充新知识,拒绝落后。其实,学习是很宽泛的,学习不仅仅指学习知识,也包括技能的掌握、心态的调整、素质的提高、眼界的开阔。这与上文说到的读书不谋而合,我们应该读书,应该锲而不舍地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荀子认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生命结束的时候,学习才能停止。对于学习,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一生读书广博,学识深厚,聪慧过人,这离不开他勤奋好学的精神。直到去世前夕,毛主席的卧室里依然摆满了书籍,书籍陪伴毛主席度过了戎马一生。
现代的教育观念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被提到大教育观的高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教育的展望》中指出:“学习和工作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持续的过程”。学习与生活不再是两个改变,而是合二为一,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已经变成了生活的常态,始终与生活相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大到整个社会,小到单位和个人,学习能力都是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不学习的人,无法在21世纪很好地生存,甚至会被社会淘汰。
举个形象的例子,很多人都用过可以充电的“蓄电池”。这种电池不同于一般的电池,普通电池电量耗完就要丢掉,不可再用,但是蓄电池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每隔一段时间或者蓄电池里的电用完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给其插上电源充电,它很快又可以能量满满地为我们所用。其实,我们如今也是社会的一块蓄电池。整个社会的运转,需要无数块蓄电池为其提供能量,产生推动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只是普通电池,从不充电,那么电量耗尽之后就会被丢弃。但是,只要我们定期给自己充电,我们就能从电量即将耗尽的状态重新变得能量满满,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学习,则退步,最终被淘汰,我们要想终生胜任一个岗位,为社会所需要,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坚持终身学习。
彼得·詹宁斯是美国ABC晚间新闻的主播。正当他的事业风生水起时,他却辞职了,这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原来,他辞职的目的是去新闻第一线锻炼自己。在辞去主播职务的那段时间,他当过记者,做过美国电视网中东特派员,后来还去欧洲地区工作。经历了这么多,当他重新做回ABC主播时,已经完全褪去青涩的风格,成功走向成熟稳健。他是台里最受欢迎的主播,人气非常旺,这使他的事业产生了质的飞跃。
彼得·詹宁斯非常优秀,让他变得更加优秀的是他的学习能力。在小有成就之后,他并没有骄傲,而是选择放下自己,深入新闻一线,为自己充电。正是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使得他的事业再创辉煌,勇攀高峰。毫无疑问,我们都应该向彼得·詹宁斯学习。对于所有人来说,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也不管担任什么职位,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知道,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知识,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当你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你的事业获得成功时,千万不要骄傲,而应该再接再厉;当你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你所用时,要加快学习的脚步,加大学习的力度。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只有持续学习,才能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赢得一席之地。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