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复明日,明日已不多

明日复明日,明日已不多

生活中,很多人在做事时总是拖延,拖延缴纳水电费、推迟约会、为未完成的工作任务找借口等,当你问他时,他的回答是:“急什么,时间还多着呢。”在他们看来,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到明天:他想减肥,但他刚才又吃了一块蛋糕,他认为从明天开始减肥也无妨;他想花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学习一段音乐简谱,但却经不住朋友的诱惑去喝了几杯,他觉得还是明天再看吧;他想去学驾驶,但还是担心自己操作不好,还是明天再说吧……明天永远是一个有希望的日子,我们不想立即做的事,都可以放到明天,然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们就这样在期望明天的状态下浪费了生命和光阴,而我们原本糟糕的状况丝毫未曾改变。

我们先来假设一下,有两个年轻人,他们能力不相上下,也都一无所有,一个年轻人目标明确,总是积极向上、每天干劲十足、努力充实自己;另外一个年轻人,他目标模糊、满足于现状、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想象一下,五年后,他们会有什么不同?

的确,尽管只是五年的时间,他们的差距已经显现出来了,前者通过自己的奋斗,已经小有财富,做人办事顺风顺水,事业越做越大、春风得意;而后者,稍微遇到一些问题,便慨叹自己解决不了,每天活在抱怨中,常常为生计、金钱而苦恼。

这两种人,你想做哪种?当然是第一种!但前提是你要克服拖延的坏习惯,然后为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不是得过且过,浪费时间。

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把努力寻求改变的想法推迟到明天是一种逃避,我们在逃避那些需要我们努力付出才会有成果的事,然后还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侥幸心理,为了避免内心不安,我们还会给自己寻找太多的借口,比如:今天实在太忙了,我太累了,等等。

生活中的每个人,要想在日后有所成就,就必须先破除拖延的坏习惯,养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绝不拖延,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只要你坚持采取这种态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最后,如果你再将这种习惯融入到你的生活中,你就形成了某种优秀的品质。好习惯的形成和坏习惯的破除一样都需要一段时间,都需要一个过程,你只需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水滴石穿,你也必将能成就自我。反过来,每天拖延一点点,你就会越发懒惰,久而久之,后悔晚矣。明代大学士文嘉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这正是对做事拖延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天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每天都可以听到有人说:“如果我在那时开始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当时没有做!”一个好创意如果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感到遗憾,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也会带来无限的满足。

那么,该怎样克服拖延的坏习惯呢?以下几点可供我们参考:

1.承认自己有拖延的习惯,并愿意克服它

这是一切的前提。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2.看是不是因恐惧而不敢动手

害怕失败而迟迟不敢动手,这是爱拖延的一大原因。如果是这个原因,克服的方法是强迫自己做,假想我这事就非做不可,这样你终会惊讶事情竟然做好了。

3.严格的要求自己,磨炼你的毅力

意志薄弱的人常爱拖延。磨炼意志力不妨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每天坚持做一种简单的事,例如写日记。

4.做好计划,要求自己严格的按计划办事

5.严防掉进借口的陷阱

例如“时间还早”,“现在做已经太迟了”,“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这件事做完了又会给我其他的事”等等,不一而足。

6.避免做了一半就停下来

这样很容易让人对事情产生厌烦感。应该做到告一段落再停下来,会给你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促使你对事情感兴趣。

别再拖延了!我们要记住的是,任何美好的愿望只有在克服拖延的习惯的前提下才有实现的可能。要知道,拖延是一种习惯,立即行动也是一种习惯,不好的习惯一定要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如果拖延的事情迟早要做,为什么要等一下再做?也许等一下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么,现在我们来问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欢拖延的,现在就要下决心将它改变。不管你现在要做什么事,请你不要拖延,立即行动。这样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机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如果你梦想成为知识专家,那就立刻看看自己适合于研究什么专业,立刻分析现在社会的前沿信息是什么,立刻专心于读书学习,选书目、定方向、写笔记,立刻开始阅读,不要拖延时间;如果梦想成为一流的营销员,成为亿万富翁,那就立刻开始研究产品、市场、人脉、营销,立刻拿起电话,立刻买上车票,立刻奔赴营销第一线;如果梦想成为政治家,那就立刻学会演讲、学会写作、学会协调,立刻研究人脉、研究社会、研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