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带来的只是最劣质的快感

拖延带来的只是最劣质的快感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领导者鼓励下属:“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诚然,某些压力下,人们能挖掘自身潜力,但如果你是一名拖延者,你绝不能以此作为拖延的理由。你可能会以为,将工作拖至最后、在剩下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加班能聚精会神,效率非常好,你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但你最后完成的工作成果真的让你感到满意吗?你也真的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吗?万一出现突发状况怎么办?

美国特拉华州大学心理学家在研究人们产生拖延心理的原因时,提出了一个名词——寻求刺激,他们认为一些人,会享受拖延带来的劣质快感,这些人喜欢在高压下做事,每当他们肾上腺素上升的时候,他们感觉十分刺激,那事实又是如何呢?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的确,似乎这些人们真正享受的并不是集中精神工作的快感,而是在剩余不多的时间内的焦虑感,他们并没有把自身内在的潜力逼出来,只是通常会草草结束手上的工作。

事实上,无论是谁,如果不改掉拖延的毛病,我们都必须要承受一定的代价。所以,为何不立即动手、踏踏实实地工作呢?如果你能现在就办,相信你享受的才是充实的快乐。

米勒是一家外企的市场部经理,他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市场部门乃至全公司的人的影响,他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想找点时间度假非常困难,可是他的工作却从来也没有干完过。他因此接受了一位效率专家的建议,从此,他的时间变得宽裕多了。

米勒说:“现在我不再加班工作了。我每周工作50~55个小时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也不用把工作带回家做了。我在较少的时间里做完了更多的工作。按保守的说法,我每天完成与过去同样的任务后还能节余一个小时。

对我有极大帮助的另一点是‘现在就办’的概念。我使用的最重要方法是制订每天工作计划。现在我根据各种事情的重要性安排工作顺序。

我有意识地尽力克服工作上的拖拉现象。首先完成第一号事项,然后再去进行第二号事项。过去则不是这样,我那时往往将重要事项延至有空的时候去做。我没有认识到次要的事项竟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现在我把次要事项都放在最后处理,即使这些事情完不成我也不用担忧。我感到非常满意,同时,我能够按时下班而不会心中感到不安。”

米勒的时间管理方案是有效的,而根据他的说法,他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是立即处理,拒绝拖延。

人类的天性中有很多缺点,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多半能克服这些缺点,反之则沦为平庸者。当然,任何习惯的改变都相当的困难,它意味着不适与缺陷。这些不好的天性中,就包括拖延。由于拖延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很多,你是不是常有这样的经历:某天,你因为拖延必须加班,你认为自己的策划案充满创意,第二天,你将做的自以为完美的工作交上去,谁知道被领导一顿痛批,于是,你只好重新来过;周一早上,你到很晚才起来,于是,你急匆匆吃完早饭,拿起公文包就往公司赶,到了公司才发现,原来一份重要的文件落在了家;身为学生的你,每周末总是到晚上才开始准备周一要交的作业,结果因为时间不够只好抄袭其他人的,你的学习成绩也总是不能提高……在这些反反复复的过程中,你失去的是什么?是宝贵的时间!

我们再来做个假设,每天早上,我们早起一个小时,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吃个早饭,锻炼好身体,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你会发现,你充满了精力,即便平时看起来难做的工作,好像也变得轻松了许多。认真工作的结果就是,你节省了时间,得到上级和同事的信任。与匆匆忙忙、一团糟的生活相比,你更倾向于哪种?

拖延的毛病容易给人带来麻烦,不但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升学考试、就业升职,还有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幸,但最直接就是浪费时间,耗费生命,同一件事,拖延者所花费的时间远比立即行动者多得多。拖延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若不及时纠正,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一生。

一位父亲告诫他的孩子说:“无论你以后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到勤奋努力、全力以赴。要是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不必担忧自己没有好前途。你看这世界上,到处都是散漫、粗心的人,做事善始善终的人是供不应求、深受欢迎的,只有认认真真做事的人才是未来竞争的成功者。”

这位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在做什么,而在于他有没有做到最好、做到位。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一个品质,比别人起得早、睡得晚。因此,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比别人先着手,就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所以,任何一个企图从拖延中获得快感的人都要认清一点:做任何事都没有捷径!学习一下那些本本分分工作的人吧,不迟到、不早退、不磨洋工,上班了立即动手做事,下班了踏踏实实享受快乐,这样的生活,虽然看起来并不刺激,但却能抓住踏踏实实、稳重的幸福,长此以往,你的能力也会获得质的提升。

20世纪80年代,有这样一个工人,他初中学历,他的上司总是对他说:“这事要这么做”,无论上司说什么,他总是一一记下,生怕漏了什么。每天,他的话都不多,总是埋着头在做他自己的事,双手粘黑,额头流汗。无论上司布置什么任务,他都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认真完成。在工厂里他毫不显眼,一直默默无闻,但从无牢骚,也从无怨言,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持续从事着简单而枯燥的工作。

20年后,当曾经那位工厂的领导再次回到厂子与他见面时大吃一惊,当初那么默默无闻、只是踏踏实实从事简单枯燥工作的人,居然当上了事业部长。关键是,令领导惊奇的不仅是他的职位,而且从言谈中他体会到,这位工人已经是一个颇有人格魅力,且很有见识的优秀的领导。“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你很棒!”

这位工人看上去毫不起眼,只是认认真真、孜孜不倦、持续努力地工作。但正是这种坚持,使他从平凡变成了非凡,这就是坚持的力量,是踏实认真、不骄不躁、不懈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