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不要让虚荣心滋生

防微杜渐,不要让虚荣心滋生

我们知道,人人都有自尊心,然而,当自尊心受到损害或威胁时,或过分自尊时,就可能产生虚荣心。有人说,虚荣心与欲望是相伴相生的,当我们的内心被虚荣心占据时,很多不合理的欲望也就随之出现了,最终很有可能发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甚至通过炫耀、显示、卖弄等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荣誉与地位。心理学家指出,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虚荣心理的话,轻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会让我们产生心理疾病。而只有做到少一些比较,才能多一些开怀。

布思·塔金顿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伟大的安伯森斯》和《爱丽丝·亚当斯》均获得普利策奖。在塔金顿声明最鼎盛时期,他在多种场合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布思作为特邀的贵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十六七岁小女孩来到他面前,虔诚地向他索要签名。

“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布思其实知道她们不会拒绝,他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作家谦和地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

“当然可以。”小女孩们果然爽快地答应了,他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兴奋也使布思备感欣慰。

一个女孩将她的非常精制的笔记本给布思,布思取出铅笔,潇洒自如地写上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并签上他的名字。女孩看过布思的签名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看了看布思,问道:“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

“不是。”布思非常自负地告诉她,“我是布思·塔金顿,《爱丽丝·亚当斯》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

小女孩将头转向另外一个女孩,耸耸肩说道:“玛丽,把你的橡皮借布思用用。”

那一刻,布思所有的自负和骄傲瞬间化为泡影。从此以后,布思都时时刻刻告诫自己:无论自己多么出色,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一点是,虚荣心要不得。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可以炫耀一番的事,也许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甚至会让他人产生鄙夷的情绪。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低调一点,绝不可因为自己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

事实上,当生活越简单时,生命反而越丰富,尤其是少了物质欲望的牵绊,我们越是能够从世俗名利的深渊中脱身,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宽广和明净。因此,每一个人都应懂得修剪自己的欲望。

生活中的人们,如果你也有虚荣心,那么,你最好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心理调节:

1.完善自己

一个人如果明白只有完善自己才能逐步提高的道理,也就能转移视线,不仅找到了努力的动力,也会豁然开朗。

2.尽可能地纵向比较,减少盲目地横向比较

比较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指的是将自己与他人比,而纵向比较指的是将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可以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

3.正确认识荣誉

通常情况下,虚荣的人都很爱面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希望每一个都羡慕自己。要避免形成爱慕虚荣的性格,你就必须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荣誉,每个人都应该争取荣誉,这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但决不能以获得面子为目的。许多事实证明,仅仅为了获取荣誉而工作的人,荣誉往往与他无缘。倒是不图虚荣浮利的人,常常会“无心插柳柳成荫”,于不知不觉中获得荣誉。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而淡化名利的话,荣誉自然会光顾我们。

4.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的人懂得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劳动来获得物质和财富,这样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令人敬佩的。

总之,你需要明白的是,虚荣心本身说不上是一种恶行,但不少恶行都围绕着虚荣心而产生。这种心理如同毒菌一样,消磨人的斗志,戕害人的心灵。为此,你必须要做到防微杜渐,不要让虚荣心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