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有限,也要挤出时间来充实自己

时间有限,也要挤出时间来充实自己

生活中的人们,如果你的身边有挥霍时间的人,只要你细心去找,你会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借口成了一面挡箭牌,某件事一旦没完成,就能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其中,他们最为常见的借口是:“没时间。”

相信在你的周围,这样的对话已经数见不鲜:

“杰克,我交给你的任务进展如何?”面对领导的问题,回答一般是这样的:“着手在做了,只是最近太忙了,真的没时间,我还得处理其他好几个工作。”或者“真不好意思,我还没开始呢,最近真的没时间,你知道我还得做……”

“小李,你去帮我查一下李先生最近什么时候有空,帮我约一下他,有笔业务要谈。”“对不起主管,我手头事情太多了,没时间,你找小张吧。”

也许“没时间”是我们最容易说出口的借口,也最容易被人理解,然而,不知你是否意识到,你没时间,只能说明你工作效率低、工作不称职,如果你实在做不好,总有人会代替你。所以,任何一位领导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告诉你:“别说没时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所以,还是想想怎么在不说出没时间的借口下努力提高你的执行力吧!

事实上,除了职场以外,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合理规划,都要充分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小周是某大型企业的一名员工。高考失利后,他失去了继续读大学的机会,十八岁的他就进了现在的这家企业。因为学历的原因,他只能从事最简单的产品装配的工作,但他不甘心,于是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他拿起了书本,自学了很多与该产品有关的知识,并自考了一些其他课程。

转眼,小周已经工作五年了。这家企业每五年会举办一个大型的青年知识大奖赛,参加这次比赛的人多半是一些高学历的人,但小周还是报名了。他的参赛作品是关于公司生产部门的机器流程改造图。公司高层一见到这幅图,就惊呆了,一个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怎么可能会制作出如此让人惊叹的图呢。于是,他们找来小周,就图纸进行了一番理论讨论,他的说明,让在座的领导们瞠目结舌。“我看你的简历,你只不过是个高中毕业生啊,怎么会……”

“是这样的……”

听完小周的叙述,众领导一致表示:“单位的员工要都是有你这样的学习精神,该有多好。”

很快,小周就收到通知,他被升为了技术主管,负责他所提出的这一项目的改造工程。

这则职场故事中,我们见证了一个普通员工的升迁过程。员工小周之所以会被领导赏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在于他能利用空余的时间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了原本知识不足的自己。

总之,我们任何人,都应该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要学会从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充实自己,那么,现在,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为此,你需要记住:

1.要克服懒惰,选择行动

一个人之所以懒惰,并不是能力的不足和信心的缺失,而是在于平时养成了马虎大意、懒惰拖延的习惯,以及对事情敷衍塞责的态度

要珍惜时间,首先就要改变态度,必须要改变态度,以诚实的态度,要付出积极和扎实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每一件事做好。

2.强迫执行,勤奋起来

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我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相当的效果。我们在改变拖延习惯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允许自己有怠惰的行为。

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的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了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这里,维纳严谨的学习习惯,就是来自于他的父亲一点一滴严厉的教导。当然,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我们不必操之过急。

总之,你若希望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你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善用时间的习惯。这就像鲁迅先生说过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有限,如果你不好好利用,最后留给你自己的,就只能是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