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你,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明天的你,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每个人在心中对于自己都有一定的描绘,随着生命历程的推进,这种描绘也在不断地改变。然而,无论怎样,我们对于未来的自己都憧憬着美好、成功、完美。总而言之,我们恨不得占尽所有的真善美,得到人世间一切值得骄傲的东西。在幼儿时期,我们也许最崇拜的人是妈妈,因为妈妈总是像个魔法师,能够转瞬间变出美味的食物,还能在我们哭泣时帮助我们擦干眼泪。等到渐渐长大,已经是儿童的我们开始崇拜老师,小小的脑袋里怎么也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无所不知,尤其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更是犹若帝王,字字珠玑。青春期到来的时候,我们既不想成为爸爸妈妈,也不想成为老师,我们恨不得把自己变得谁也不认识,成为宇宙间最独特的存在。进入恋爱时,我们又开始不假思索地崇拜那个我们单相思很久的恋人。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停地给自己树立榜样,恨不得成为每一个我们崇拜的人。然而,最终,心智成熟的我们发现,我们无法变成任何人,我们只能成为自己。

如果注定了你谁也不是,谁也不像,你只能是自己成就的样子,你是否会在年少时更多几分努力,而少几分张狂。你会不会在情窦初开时,挤出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花前月下?不可否定,生命中有太多的东西吸引我们,让我们根本不可能全力以赴心中的梦想。等到我们真正明白理想有多重要时,时光已经匆匆流逝了。所以,本文就要告诉大家,明天的你究竟怎样,完全取决于现在的你有多努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即使你是富二代、官二代,你也必须凭借自己的能力才能生活得更好。生活永远在别处,很少有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感到完全的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努力,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作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华罗庚出生于1910年11月12日,他的家乡在江苏省金坛县。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很贫穷,华罗庚家里也不例外。但是,他非常热爱学习,从小学到初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有一次,初中数学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正当其他同学还沉浸在苦苦思索中时,华罗庚就站起来毫不迟疑地说出了答案——23。看到华罗庚如此才思敏捷,老师当即表扬了他。从此之后,华罗庚就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遗憾的是,因为家庭贫困,父母实在无力继续供养华罗庚,因此华罗庚只读了初一,就辍学回家了。当时,华罗庚家里正好开了一家杂货铺,因而他一边帮助父母看守杂货铺,一边抓住点滴的时间苦练数学题。经过长久的自学,华罗庚在数学上的学习从未中断。后来,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读了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因而特意向他发出邀请,让他来到清华大学当教师。在清华历史上,华罗庚是第一次有此殊荣的人。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造诣有目共睹,他不但有很多研究成果,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数学的天地里,华罗庚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从华罗庚的事例上我们不难看出,一切的成功都源于人们自身的努力。否则,即使客观条件非常好,如果缺乏努力,任何人也是无法成就自己的。假如华罗庚从辍学之后就老老实实地和父母经营杂货铺,那么他也许一辈子就会碌碌无为。但是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努力地改变命运,最终成就了自己。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熊庆来,华罗庚才能前无古人地进入清华大学,形成命运转折。我们要说的是,熊庆来的赏识,正是因为华罗庚的努力和才识。毫无疑问,熊庆来不会赏识一个看守杂货铺的小伙计,但是他却会赏识一个在数学领域有独特造诣的人。换言之,华罗庚的好运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因而,当你嫉妒他人的幸运,不如从现在就开始努力。

华罗庚终于变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那么你呢?你距离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还差多远?你愿意以怎样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的确,成功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的现代社会。永远不要抱怨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那些成功的人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你。永远不要觉得自己努力得太迟,因为只要开始就有希望。从此时此刻起,就让我们怀揣着梦想,努力成就自己吧!要记住的是,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朝一夕的努力并不能让你有明显的改变。要想获得成功,仅仅努力远远不够,还要在一切艰难坎坷中持续不懈地努力,你才能距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