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的人,才不会迷失自己

不贪的人,才不会迷失自己

我们都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只有懂得舍弃,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才能身轻如燕地前行。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面临很多选择,而有选择,自然就会有放弃。因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哪个会被你忍痛割爱?人生旅途中,经常会遇到三岔路口,何去何从?

对此,我们始终要记住的一点是,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长满了诱惑。各种各样的诱惑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我们只有始终告诫自己别贪婪,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不会迷失自己。

一只正在偷食的老鼠被猫逮住。老鼠哀求:“请放过我吧,我会送给你一条大肥鱼。”猫说:“不行。”老鼠继续说:“我会送给你五条大肥鱼。”猫还是不答应。老鼠仍不死心:“你放了我,以后我每天送给你一条大肥鱼。逢年过节,我还会拜访你。”

猫眯起眼睛,不语。

老鼠认为有门儿了,又不失时机地说:“你平常很少吃到鱼,只要肯放我一马,以后就可以天天吃鱼。这件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他人都不知道,何乐而不为呢?”

猫依然不语,心里却在犹豫:老鼠的主意的确不错,放了它,我能天天吃到鱼。但放了它,它肯定还会偷主人的东西,胆子越来越大。我再次抓住它,怎么办?放还是不放?如果放,它就会继续为非作歹,主人会迁怒于我,把我撵出家门。那时,别说吃到鱼,就连一日三餐都没了着落。如果不放,老鼠或其同伙就会向主人告发这次交易,主人照样会将我扫地出门。如果睁只眼闭只眼,主人会认为我不尽职守,同样会将我驱逐出去。一天一条鱼固然不错,但弄不好会丢掉一日三餐,这样的交易不划算。

想到这些,猫突然睁大眼睛,伸出利爪,猛扑上去,将老鼠吃掉了。

猫是聪明的,它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面对老鼠的许诺,它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便是它的底线。猫当然希望一日一鱼,但连起码的一日三餐都保不住的话,一日一鱼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选项都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但却不能同时拥有。在选择时,我们往往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由于在选择中停留太久,什么都想得到,最终却什么都没得到。生活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我们知道,有得就有失,有失也有得,得与失是矛盾的统一体。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你必须有取有舍。取就必须舍,舍了才能取。例如,要成功就必须放弃享乐;选择家庭的同时就得放弃单身生活的很多自由空间;选择内心平静的同时就得放弃对权力和金钱的角逐。

人的一生中,总要面对各种选择。很多时候,还必须对遇到的多种可能做出单项选择。例如:未婚时遇到了两个以上令自己心动的异性;有了幸福家庭后却又发现了让自己更为心仪的目标;毕业生选择就业时遇到两份同样待遇丰厚、前景良好的工作;购物时,琳琅满目的商品哪样都令人爱不释手,等等。当遇到多个选项、鱼和熊掌又不可兼得的时候,你有能力和魄力做出明智正确的抉择吗?

选择是一门看似简单却十分有讲究的艺术。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选择的正误和效率,是一个人价值取向、思想水平、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的综合反映。

一些看似无谓的选择其实是奠定我们一生重大抉择的基础,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所以对于看似琐碎的选择,也要慎重对待,考虑选择的结果是否有益于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

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哪些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哪些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山神指引两个穷人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宝库中。进门前,山神叮嘱他们,宝库开启的时间很短,拿到想要的财宝就赶快出来。其中一人进去后,拿了两块黄金就出来了。可另外一人看到里面耀眼的财宝,什么都想要,不知道该拿什么好,正犹豫间,宝库的大门紧紧的关闭了。

可见,有些选项看似诱人,但如果不适合自己,那就要果断舍弃。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要视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而定,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有时候,我们选择的似乎只是如何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但实际却也是在对自己的人品、人格做出选择。选择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不能因一时之快或蝇头小利而失去做人的道德、良心和他人的信任。

总之,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审慎的选择,终归都不会是尽善尽美,总会留有缺憾。但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我们不妨想想,就连权倾天下的统治者都无法拥有天下所有的最美,何况是常人。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再后悔。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明智、理性和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