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生命的重建
有这样一所农村学校:
学校推行“零”作业教改,杜绝一切传统意义上的课外作业,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知识巩固性训练。
整个学校找不到“校长室”,校长把“校长室”的牌子换成了“思想会客厅”。
学校成立了众多的“教师自组织”:教师成长志愿者共同体、教学改革研究者共同体、主体性课题研究共同体、课程研发共同体、“网络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异校伙伴互助组织……
这所学校就是山东省利津县北宋镇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北宋一中),校长李志欣是“零”作业教改的设计师和领导人。
在认真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教育时报》学校新文化研究室认为:实施五年的零作业教改不仅彻底埋葬了题海战术,斩断了主要靠拼时间为标志的应试教育的命脉,而且让教师劳动超越异化走向了审美,破解了中小学教师劳动异化这一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难题,从根本意义上解放了教师,重塑了学校教育生产关系,解放了教育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