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农村课改的义工

要做农村课改的义工

王红顺已经取得了研究生学历,获得了高级职称,还享受县政府的专家津贴,是省级骨干教师、省模范教师、洛阳市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宜阳县首批名校长。在别人看来,他“什么都有了”,那么还做这些“赔钱、搭工夫”的事干什么?

对此,王红顺有自己的理论:“人的精神追求是无止境的。我是不在编的民办教师出身,现在取得了研究生学历,成了省骨干教师,国家为我付出了很大代价。我有义务指导教师成长。我虽然在经济上、时间上、甚至名誉上付出一些,但我无怨无悔。同时,我认为我搞的培训是双赢:通过培训,教师提高了课改的信心和能力;我也在和教师的交流中发现了更多的案例,每一次报告的过程都是我提高的过程,他们给了我丰富的研究课题。”

几次培训实践后,王红顺打算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培训方案:围绕“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如何转型”“农村学校如何进行校本教研”“农村学校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等专题,实施菜单式的培训。他还有了一个新举措:把自己家里、办公室的电话和手机设为全国的农村课改热线,以便更好地和各农村实验区的同行进行交流,方便地为更多的农村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