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常维护

二、日常维护

为了确保车辆安全运行,使车辆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添加及更换发动机机油

(1)添加机油 行车前,检查发动机机油液位。如果发现机油液位低于允许值应进行添加。

(2)更换机油 机油的更换周期取决于机油的使用情况。新发动机或大修后的发动机,车辆行驶1500~2500km后应更换新机油。平时应经常查看机油状况,若机油颜色混浊,即使不到定期更换里程,也应更换机油。

注意:更换机油时,应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滤芯;在更换机油或更换滤芯时一定将废机油存放于固定场所,以免污染环境。

2.燃油系排除空气

更换燃油滤清器或燃油用尽后,空气会进入燃油系统,这时必须将燃油系空气排除干净,才能起动发动机。排气方法如下:

1)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油泵,直到手油泵发出“卟”的响声。

2)将燃油滤清器的放气螺钉旋松,反复压动手油泵。

3)直到燃油滤清器的放气螺钉排m的燃油无气泡为止。

3.空气滤清器

当空气滤清器报警器响起时,就应清洁滤芯。清洁滤芯时应用压缩空气南里向外吹(压缩空气压力应小于700kPa)。

注意:严禁敲打空气滤清器滤芯,在装入滤芯前应检查确信滤芯无破损,才允许装车使用。

当车辆行驶4 x104km左右,一定要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在尘土较大的道路上使用车辆,相应地缩短更换间隔里程。

4.发动机冷却系

每天车辆起步前应认真检查发动机冷却水位,不足时应添加。冷却系的冷却液应使用带防锈、防冻功能的冷却液。

注意: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将节温器拆除,否则将严重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

5.离合器的调整

(1)离合器的调整 离合器采用气助力液压机构操纵。每行驶8000km,要检查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在30~40mm范围内,否则应予以调整。踏板自由行程过小,会使分离轴承早期磨损,离合器打滑;过大则会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踏板自由行程可通过调整主缸和工作缸的推杆长度来实现。调整后,起动发动机,检查离合器的分离情况。分离轴承为含油轴承,维护时不要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只需擦去油污即可。

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离合器压盘部分不需做任何调整。分离状态时,最高点与分离轴承端面的间隙为3~5mm范围内。

从动盘摩擦片厚度磨损极限为2.5mm,如有严重烧蚀,应予以更换。及时清理离合器外壳通气口盖的油污,保证离合器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检修离合器时,需润滑变速器Ⅰ轴前轴承。

离合器助力器的输入气压为0.4~0.8MPa,气阀开启起始油压为(0.75±0.1)MPa。

(2)离合器液压系统排气 空气混入离合器液压管路,会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如储液罐液量不足或拆卸时,一定要进行排气。

排气时要由两人协同工作,首先检查储液罐液量是否符合要求。拆除排气螺钉橡胶罩,用塑料管接到排气螺钉上,将另一端插入容器内。反复踩下离合器踏板,之后踏紧踏板。松开排气螺钉,排气后迅速旋紧,然后松开踏板。依此重复数次,直到离合器管路的空气排尽为止。

排气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储液罐内的液面,不足时添加。拆卸离合器管路时,切勿踏下离合器踏板,以免离合器油液泄漏。

注意:在拧紧排气螺钉时用力不可过大,以免损坏其密封带。

6.鼓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

鼓式制动器装有间隙自动调整臂,在正常情况下无需调整。

在维修维护时,对于烧焦、磨光及被油污染的摩擦片一定要立即更换,制动鼓过量磨损也一定要更换新制动鼓。上述更换均必须保证同一车桥上的摩擦片(或制动鼓)同时更换。

在更换制动蹄摩擦片后应对制动器进行全面调整。用扳手旋转调整臂蜗杆轴,使制动蹄摩擦表面与制动器表面接触,然后反向旋转,听到4~5声钢球滑落响为止(此时,观察孔处间隙为0.5~0.7mm)。摩擦片磨损极限为8.5mm。

7.驻车制动器的调整

弹簧制动气室工作压力为0.55~0.8MPa。活塞起始气压值为(0.22±0.02)MPa;活塞终止气压值为(0.45±0.02)MPa;工作行程为55mm。

8.动力转向系统

油罐滤芯过滤精度为50 μm,滤芯每24000km更换一次。

9.轮胎

轮胎是汽车使用费用中仅次于燃料消耗费用的。正确使用、认真维护是延长轮胎寿命和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使用时若发现后轮双胎之间有石块等物,必须立即停车清除,否则容易戳破轮胎或使轮辋变形。

拧紧轮胎螺母时,应先按对角方向拧紧一下,使螺母的球面与轮辋上螺栓孔的球面正确贴合,螺母与螺栓杆部定心后,再依顺序按规定转矩拧紧,否则螺栓在行驶中容易折断(尤其是后轮)。

轮胎使用注意事项:

1)轮胎装配时,轮辋规格必须符合技术要求,不得有变形和严重不平衡的情况,并应消除其表面的油污和铁锈,内、外胎之间应涂上滑石粉。

2)同一车桥上不允许装用不同规格或外胎花纹不同的轮胎,整车也不应混装;禁止前轮使用翻新轮胎。

3)轮胎不得超负荷使用,当后轮双胎间和胎面花纹中夹有石块时,应立即清除;经常检查轮胎气压,不得使用气压不足的轮胎行驶。

4)应调整前束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以使轮胎避免早期磨损和保证车辆操纵稳定性。

5)为防止轮胎过快磨损,应尽量避免急剧制动和猛烈起步。

6)汽车较长时间停用时,应将车轮架起,并应避免日晒。

10.废气涡轮增压器

1)车辆起动后必须先怠速运转几分钟,待机油达到一定温度和压力,流动性能好转,增压器轴承得到充分润滑后,方可提高转速。这一点在寒冷的冬季尤为重要。

2)车辆行驶中不可让柴油机突然熄火,否则在惯性作用下仍高速旋转的转子轴因断油和高温积炭,而容易与转子轴轴承咬粘。为此,熄火前务必让柴油机逐渐减小负荷,最后再怠速运转几分钟,待增压器减速和机油温度适当下降后,才可以熄火停机。熄火后,在增压器旁可听到转子轴继续空转的轻微“嗡嗡”声,以持续1min左右为正常。

3)使用的机油应清洁合格。

4)保持增压器的正常润滑条件。车辆行驶中,当机油压力小于0.2MPa时,应停车检查,以防增压器润滑不良而烧蚀转子轴和轴承。

5)保持空滤器、机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6)做好增压器的维护工作。经常检查并拧紧增压器壳体之间的固定螺栓,消除漏油、漏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