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距离

心灵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其实有着两种距离,一种是表象的,一种就是心灵的。你与你办公桌对面的同事可能只有一米之间的距离,你们几年甚至几十年在一起,你能听到他说话,他咳嗽,甚至可以听到他缓慢或急促的喘息声,也就是说你对他再熟悉不过了,但你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却可能是一万米或一百万米。你的亲朋好友远在天涯海角的外国,相距千万里,然而你却时时刻刻地想念他,关心他,你闭上眼睛就能梦见他的身影。他在电话里一声轻微的叹息都能使你心惊肉跳,你担忧他感冒了发烧了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这就是心灵的距离近在咫尺,远在万里也能听到对方的脉搏跳动。

表象的距离无论多么相近也没用。甲乙两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上下班十多年了,彼此以为相互了解。突然的一个机会,领导要甲乙两个人到外省出差,一路上在旅社同居一室。这才惊讶地发现对方有那么多的毛病,甲说,我总以为你是个挺细心的人,没想到你丢三落四的,早晨起来都找不到裤子和袜子!乙说,我原来以为你是个挺爽利的人,没想到你这么磨磨叽叽,早餐的咸菜都粗了细了地挑半天!……这让我们看到,人与人的交往相当微妙,心灵的距离遥远,近在咫尺也弄不清楚对方,天天拥抱也感觉不到温暖。在生活中,无论表象还是心灵,距离最相近的应该说是夫妻了。但我们有时会发现,结婚多年的夫妻往往会发生这样的口角:和你过半辈子了,你到现在都不知道我爱吃什么!……这么多年了,我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为啥整天疑神疑鬼的!……你也许认为这样的争吵挺可笑,但这却是个危险的信号,说明夫妻之间,心灵从未真正贴近过。我们常说“同床异梦”,一般都认定这是情感出了问题,特别是女人,干脆就判定丈夫有外遇有“外心”。其实问题的本质是两个人的心灵拉开了距离。俗话说:鸡蛋没缝还能生出小鸡来。心灵之间要是有了缝隙,说不定能生出什么来呢!

说出来有时很难相信,人与人之间心灵紧紧相贴,有时会产生神灵般的奇迹。例如相爱的人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亲朋好友之间,虽然相隔万里,有时一方突然心里不安,感觉不适,便打电话与万里之外的另一方说,你是不是病了?你是不是有什么难心的事?……往往问得十有八准。当然,很多时候父母的担忧都是没影的事。儿女们便嗔怪地说,你们净瞎琢磨,瞎操心!但坦率地说,这并非心灵相贴,而只是父母一方使劲。我个人总有这样的感觉,两个人的心灵全都朝对方打开,全都朝对方相贴,才能产生神奇的信息通道。一次,我在国外工作的女儿因一个偶然的机会,突然飞回国内,因为这之前没有任何她回来的信息,所以听到敲门声时我们绝对想不到是女儿从国外回来。可在我们家照看的小外孙才二十几个月大,离开父母半年了,他却猛然扔掉手中的玩具,喊了声“妈妈”。当看到女儿走进来时,我激动得抱起外孙,热泪盈眶。我想,孩子与母亲相互强烈的思恋,大概会产生一种通电的磁场,一种情感的波段,也可谓人们常说的“心灵感应”现象。

表象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尺寸,你离我多远多近,我就离你多远多近。而心灵的距离却就有些复杂,有时你觉得你与一个人的心灵是零距离,而那个人却与你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这往往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悲剧。爱情上的单相思,朋友中的“一头热”,就是心灵距离出现了误差。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一些很会把握心灵距离的聪明人,他们能相当敏捷地感知对方延伸过来的心灵触角,如果他不想与对方深入交往,又不想疏远,就会来个保持距离,让你进不来,却又出不去。这样的聪明人在领导中多见,他们会哈哈哈地让众多下属感到温暖和亲近,但又哈哈哈地让你无法与他真正亲近,这也许就是“等距离”的领导技巧。你可能热切地盼望你的心灵与众多心灵相贴近,但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过于贴近的心灵可能会造成更可怕的伤害,所以挚友和密友一旦“翻脸”,那会使你更加痛不欲生,甚而终生伤心。所以,我们有时还真得学学领导们的艺术——“保持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