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磨合期

感情磨合期

我坐进一辆才出厂的高级轿车,车内一片豪华崭新,各种指示灯闪闪发光,正巧又跑在高速公路上,我想这下可过瘾了,新车肯定会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谁知司机却始终慢慢悠悠地控制着速度。我问其故,司机笑道──新车哪敢快跑呢,没过磨合期呀!我听后一怔,却又觉得有点意思。按道理讲,新车新马,力量强大,应该是放心大胆地使用。然而不行,必须得先小心翼翼地让各种齿轮和轴承咬合摩擦一番,相互适应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进入高速运行。这种机械磨合使我一下子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刚结婚的新家庭,就像是刚组装成的一辆新车,是否也应该有段情感磨合的过程呢?

一般来说,新婚夫妇蜜月之中,爱得天翻地覆忘乎所以,理智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但是爱的暴风雨过去之后,一切又很快地恢复正常。家庭的存在形式并不是只靠爱情支撑,还有工作学习,还有上班下班,还有做饭扫地洗衣服,还有时时刻刻逼你费神的经济问题。这一切光靠爱情是溶化不掉的。于是,因爱而结合的家庭里却生出恶言恶语:当初我怎么瞎了眼,跟了你这个窝囊废!……早知你这么多毛病,我宁愿打一辈子光棍!……不难看出,这些迅速反目的夫妻是缺乏感情磨合。人与人之间有思想的差异,道德的差异,体质强弱的差异,这已经够麻烦的了,但更重要的是还有性格的差异。例如,有一个丈夫,勤劳正派而且脾气极好,可是由于胃口强健,所以吃什么都香得要命,香得吃饭时不由自主地发出“吧唧吧唧”的声响,特别是喝稀粥,更是香喷喷地“呼噜呼噜”。这其实不算什么毛病,但他瘦弱并神经过敏的妻子却承受不了,每到吃饭时便厉声呵斥他──你吧唧什么!你呼噜什么!胃口强健的丈夫尽管被呵斥时立即噤声,可过后即忘,又情不自禁地“吧唧”和“呼噜”起来。后来事情发展到妻子骂丈夫是猪是狗,甚至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有的人好动,有的人好静;有的人愿说笑,有的人愿沉默;有的人酷爱清洁,有的人比较邋遢。诸如此类的差异,就像无数个小齿轮,一旦碰撞在一起,不经过细致的磨合,就会产生针尖对麦芒似的刺激。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有这样那样的性格,这样那样的想法,这样那样的生活习惯。两个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就会叮叮当当地碰撞。人的大错误一般是不理智造成的,反而好改正。人的小毛病却是性格和生活习惯形成的,往往不易消除。夫妻之间的亲亲切切,往往很难发生思想立场和理念观点的争吵,而更多的是看重道德和举止行为。你是否诚实,你是否温柔,你是否讲卫生有礼貌;你打哈欠你打喷嚏你擤鼻子时是否面朝众人,你走路的脚形是否外八字或内八字,你坐着是否愿哆嗦腿,你睡觉是否梦呓磨牙打呼噜,甚至你愿梳什么样的发型,穿什么颜色的服装,都能成为对方反感和讨厌的缘由。正是这些小得不能再小,简直可以说不是毛病的毛病,却能使千百万个家庭里大吵小闹,风风雨雨。

结婚前,男女相互注重的是对方的相貌;结婚以后过日子靠的却是性格相容。然而,性格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得清楚的,所以走进家庭大门的男女,就需要更深层次的性格磨合,也就是更深层次的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在这种最初磨合中将自己的个性棱角切入对方个性棱角的间隙,也就像齿轮一凸一凹的咬合,才能正常运转,才能避免碰撞。严格地说,人几乎永远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小毛病,磨合的内涵充其量是相互躲避对方的棱角而已。我们大多数家庭没有磨合意识,也不懂磨合,你硬我更硬,你吵我更吵,或吹胡子瞪眼地对骂,或喋喋不休地数落,彼此都想战胜对方,结果相互折腾了一辈子,各自带着各自死不悔改的毛病去见上帝了。倘若你认真观察,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恋爱时甜蜜得要死要活的夫妻,婚后竟打得不可开交;恋爱时吵吵闹闹的,结婚后反而过得挺甜蜜。为什么呢?我去问一对过得很亲热的夫妻,他们幽默地对我说──我们俩的架,在结婚以前都吵完了!啊哈,恋爱时的吵吵闹闹也是一种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