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的“小兔崽子”

早恋的“小兔崽子”

有很多父母忧心忡忡却又咬牙切齿地对我说──这些小兔崽子,那么点小岁数就走歪门邪道,搞起什么对象来,不治治怎么能行!有很多教师怒气冲冲但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现在早恋成风,毁了一代青少年!一些早恋的中学生给我来信,相当真诚恳切并坦率地谈他们的惶惑。

可是,为什么父母恼、教师恨,连同学们自己也惶惑不安的早恋,却百禁不绝百打不散呢?不但百禁不绝,而且还有些中学生正前仆后继临危不惧,像地下工作者一样东躲西藏地早恋呢?我想问题的关键在于早恋者本身感到早恋是甜蜜的,你想着我呀,我想着你呀;你给我两块泡泡糖,我给你一袋烤鱼片;约会呀,暗号呀,山盟海誓的情书呀,幸福得都昏了头!有一次我去一所中学办事,在学校操场上见两个女同学打架。其中一个女同学厉声呵斥另一个女同学——你要是再敢给他买电影票,我就找人“开”了你!另一个女同学也不示弱——他说他早不爱你了,你还死皮赖脸个啥劲儿!……我惊讶得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我们现在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勇猛到这个份上了,再这样发展下去就能像外国人那样决斗,即使是脸皮开放得钢盔铁甲般厚的外国人,也还未见过女人为男人决斗。

学校老师谈起早恋的现象时,总是无可奈何地说──不是我们不管,而是实在管不了!还有的教师气急败坏地说──让他们胡闹去吧,等闹出事来就知道厉害了!其实我也找不到解脱早恋的妙法。我想如果我现在是跌进早恋中的中学生,我大概比这些同学还惶惑。幸亏我那时生活困难,整天“瓜菜代”,拖着个稀里咣当的肚子,哪有劲儿早恋!然而,坦白地说,我认定所有早恋的同学都是不幸者,尤其对想有作为的同学来说,可谓是不幸中的大不幸!我所认识的有过早恋经历的人,几乎百分之百地毁掉了他们本应该得到的未来。我并不认为早恋是思想和道德问题或什么可恨的罪过。严格地说早恋不是心理所致而是生理所使。正因为如此,早恋是一种无理性的本能产物。它是可理解可谅解但也是可怜的!也许现在营养相对过去丰富了,社会比较开化了,早恋现象简直是扑不灭的野火,烧灼着一代青少年稚嫩的心灵,使他们极认真地幸福和甜蜜。有些家长和教师对早恋的同学怒火万丈,像对付阶级敌人那样,批斥、打骂,甚至公开羞辱,关押和锁扣。逼得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们从幸福跌进恐惧,一对对像猎枪下的小兔子那样东躲西藏。要自杀要上吊要私奔,大写悲戚的情诗,有的还像革命志士一样,立誓要与压迫势力决一死战。这其实更可怕,对青少年身心的危害更大于早恋本身。

人身上感情和智慧的两条线应该是并列成长的,两个方面有着相互制约的平衡力。早恋者不知怎么搞的感情线疯长,智慧线无力与之抗争,只好束手就擒。当然,越过这个年龄段,这两条线最终要并驾齐驱的。问题是这段发育容易出毛病的年龄段,容易产生早恋的倒霉鬼。有人说早恋是早成熟早开窍早懂事。其实认真分析,倒不如说早恋是弱智者的表现,如果对他们操之过急,横加打击,他们就会惊慌不安,不但弄不明白自身,对社会对人生反而会更加糊涂并畏惧。眼下,人类的生活状态简直似被编进电脑的程序之中,学习阶段、工作阶段、退休阶段,学龄婚龄都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特别是学习阶段,随着社会的高层次要求,你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就会像废物一样走向社会,走进工作和生活阶段。早恋犹如一列不按时间表而提前开出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

有些早恋的同学似乎明白以上的道理。来信中可以看出他们大都清醒,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地下降,被老师和同学唾弃,受父母的监管,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是尽管明白早恋的害处,但无力挣扎出来。当然,从“过来人”的角度看,早恋是一种“甜蜜的胡闹”。倘若早恋的同学能咬牙跨过早恋关,到了真正成熟的时候,就会认识到自己曾是多么愚蠢可笑。不过,早恋是个生理和心理相混杂的复杂现象,一般的咬牙切齿怕是咬不过去的,然而,正因为如此,我还是劝你咬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