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与有意味

有意思与有意味

东 江

邓刚经常说,文章不但要写得有意思,而且更要有意味。有意思当然是好看,有意味呢?那就是给你一种思索的魅力。我们不妨说一篇文章犹如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有意思可以说是漂亮的面孔,“有意味”就是高雅的气质。我们常常会遭遇到这样的情况,与非常靓丽的女人谈上几句话后,却深感其粗俗而大倒胃口。你会沮丧地感觉到,她的漂亮黯淡无光,甚至令你厌烦。这也就是说,文章只有意思而没有意味,等于绣花枕头。坦率地说,我们有不少作家的文章写得像漂亮的绣花枕头,读起来索然无味。

为此,看邓刚即将出版的书稿《你的敌人在镜子里》,就能看出他在苦心和用心地追求意思及意味。首先从文章的题目就能看出他的巧妙构想:你的敌人在镜子里、你别觉得你是爹、你有钱所以你可恨、研究牛马放屁、脸皮的厚薄、幸亏狗不会说人话、女人的智慧是装傻……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题目,你只要看上第一眼,就想往下看,而你只要往下看,就绝对会咂摸出味道来。所以读邓刚的文字,你觉得不笑不行,但又会觉得想笑却又笑不出来,最终是哭笑不得,又不得不又哭又笑。

我们在邓刚的文章里,随时都能看到精彩精确精辟又精妙的句子。例如:我们在生活中怕这怕那,怕张怕李,但从来就没怕过自己,其实你自己的缺点就是暗藏在身边的虎狼,关键时刻就会狠狠地咬你一口,而且咬得准确并致命。(《你的敌人在镜子里》)例如:崇拜是距离造成的,是不了解,是想象的夸张。最贴近所谓名人的,决不会崇拜到神化的程度。因为他看到名人和凡人一样咳嗽吐痰伸懒腰,也发火也骂娘也提着裤子上厕所。(《你崇拜谁?》)例如:冲动应该是在感动、激动之后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最高阶段的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愿意冲动的人大都是一步到位,似乎没来得及感动和激动就一下子冲动起来。(《你经常冲动吗?》)例如:有的家长呵斥孩子——别的同学考一百分,你为什么考八十分?严格地说这是粗野和无知,如果孩子反问一句——别的家长挣一千元钱,你为什么挣八百元钱?你什么滋味儿?你觉得问得有道理吗?(《你认识你的孩子吗?》)

不能再往下列举了,因为鲜活的句子多得不胜枚举。总之,邓刚的文章直抒胸臆却又深思熟虑,幽默诙谐却又一针见血。他在案头上写下自己的座右铭:冷眼看世界,热心写文章。我想所谓冷眼就是冷静,热心乃是激情,没有冷静不会有深邃的观察,没有激情就不会有文字的精彩。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有一种痛不欲生的爱和疾恶如仇的恨。用通常的话说,就是责任感。正是有这种意识,邓刚文章的意思和意味愈来愈浓烈,很受读者的热爱。他的随笔和散文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全国四大晚报之一的《今晚报》竟然以头题位置发表邓刚近百篇的散文随笔,说明邓刚作品多么有意思和多么有魅力。

所以,我希望邓刚能多写,尽管他是以海味小说闻名于文坛的,但这种小鱼小虾式的小海味文章,更能令读者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