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的骄傲

独身的骄傲

我认识一个文化层次很高的女人,能歌善舞,谈吐不俗,并有一副姣好的面孔。为此许多男人围着她旋转,或明或暗地向她表示着爱情。意想不到的是她对这些异性的倾慕不屑一顾,像菩萨修身一样洁身自好。于是有人说她冷美人,进而说她性冷淡,再进而就说她虽然表面高傲,内心实际很痛苦云云。我和她有过较深入的交谈,她说现在男人没有质量,不如独自高质量地活着。我说你就这样活下去,等真正找到有质量的男人,你也过了有质量的年龄了。她立即柳眉倒竖,说从你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现在的男人确实没质量!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女作家,在酒吧里吸一支细细的女士香烟,用幽默的口气说:满城市鲜花,哪有牛粪可插!我想,无论有质量和没质量的男人,遇到这样高层次的女人,也只能是面红耳赤,自惭形秽。

一般而言,女人找男朋友都是“藤缠树”意识,希望男人比她“高”。也就是说,无论在职位上、文化上等等方面令女士仰目,这样的搭配就显得和谐。于是问题就来了,职位和文化层次高的女人怎么办?她们本来就高,再向上望,哪里有那么多更高的男人呢?而不客气地说,当今世界上,真正令女士仰目的男人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男人都经不起这种高眼光的推敲。更可怕的是更高层次的男人却决不愿找更高的女人,反而愈发喜欢没思想没能力的依人小鸟,温柔得像面团一样可揉可捏的简直就是最佳人选。为此,高层次的独身女人就很忧郁,忧郁往往使人深沉,深沉又使她本来就很高的眼光又更上一层楼,那她就更更难找到与她匹配的男人,为此只好独立寒秋地过日子。

也许有人反诘:要你这么说,女人还是愚蠢些好,否则很难过上“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生活了?说起来,这还真是个令人忧伤的问题。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文化层次高的,也就是很优秀的女性,很容易走向独身生活。没什么能力也就是没有什么思想的女人确实像动物一样,到了能生孩子的年龄就赶紧结婚。回忆一下我过去的女同学、女同事和所有认识的女人,凡是头脑笨拙的,水平不高的,甚至是弱智的,都早早地嫁人。看到她们抱着孩子,拖儿带女,一个个未老先衰的样子,我突然觉得,早早地过上夫妻生活未必是件幸福的事。为此我想,提这个问题的人还是站在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上,认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否则就不正常。然而,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如果你想用最快捷的方法来判断当今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等级,只看结婚年龄就能得出准确的答案:凡是结婚年龄小和早的地区,大都是贫穷和不发达;而富裕的大都市婚龄明显偏高。用这个方法看世界各国,也基本准确。这也说明现代经济会产生新的多种现代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包括独身。愿意独身的人在心理上可能就像愿意结婚的人一样感到幸福,再深刻地说一句,独身的女人并非没有情感生活。我上面说过的那个高档独身女人,其实就不是绝对的孤独。因为我影影绰绰地感到她有个非常亲密的男朋友。我为此很奇怪,便对她单刀直入,说你为什么不和那个“亲密者”结婚呢?她却淡淡地一笑,说这不挺好吗?省得将来有麻烦。我说你这种怕麻烦的心态,到将来会出现更大的麻烦。她又淡淡地一笑,说不谈了,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永远也理解不了我。

为了写一部长篇小说,我先后采访了若干个独身男人和女人,采访他们时我总是提出同一个问题:你最感到痛苦的是什么?我想,他们肯定都会这样回答,找不到合格的伴侣。可令我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绝大多数的回答是:他们最感到痛苦的是人们劝他们结婚,这让他们烦不胜烦。有一个独身女人干脆就气愤地说,谁要是再在她面前提找男朋友或是提到结婚的话题,她就臭骂他一通!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五彩缤纷,也就越来越五花八门。人毕竟不是动物,生活方式也就不会铁板一块似的不变。即使是在过去单调落后的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有令人惊讶的意外。例如到庙里当和尚当尼姑,绝不可能都是因为信奉佛爷,还有生活所迫、爱情失意等,我相信其中有一些人是生存方式的选择。坦率地说,一心想过清静日子的男人和女人,也可能是生理也可能是心理所使。无论生理或心理所使,都是难以破译的复杂,不能用动物发情、交配、生崽子的单一观念来生套这些清高的独身者。从生活越来越现代越富裕的发达国家看,单亲家庭、单身男人和单身女人越多,说明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所以你也别对这个独身奇怪,对那个独身叹息,说不定人家还可怜你整天拖儿带女的像头驾辕的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