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把握

总体把握

有一篇文章讲唐僧给三个徒弟评先进。按评先进的各项条条框框来卡,孙悟空不合格,居功自傲,无组织无纪律,中途打退堂鼓,竟跑回花果山一次,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错误,不用说评先进,简直可以说是落后分子。猪八戒就更不行了,光是作风问题这一项就过不了关。评来评去,还是沙僧经得住推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犯过任何错误,完全是十全十美的先进典型。然而,在充满艰难险阻的取经路上,恰恰沙僧的力量和能量最小,大部分妖魔鬼怪都是被孙悟空和猪八戒打败的。也就是说,靠“先进工作者沙僧”,那是绝对地取不回经的。

看起来这篇文章荒唐可笑,但细细琢磨下去不能不令我们汗颜,因为这几乎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写照。应该说,我们经常犯唐僧评先进的错误。我过去在工厂里工作时,常为一些技术高能干活的师傅们鸣不平,他们出力最多干活最多,但就因为有点个性有点脾气或是同领导吵过一次架,便失去了评先进的资格。相反,你只要老老实实,和和气气,按时上班下班,遵守各项纪律,哪怕不干活也会得到好评。后来进入文坛,这种现象也处处可见。有些人用表格来衡量,写过多少多少万字,写过多少多少篇文章;写过工厂的、农村的、军队的、商业的、知识分子等各个方面的人物和生活;甚至得过多少多少次这样的奖和那样的奖。总之,从登记表上看,这个人绝对成绩大大的,绝对可以评上所谓的“一级作家”。可奇怪的是,无论是文坛或读者群中,几乎没人认识他。

不客气地说,这种不看事物的本质,不看一个人的总体,这种把活泼泼的生命分割成一条条一块块,机械地打标签的愚蠢意识,是我们长期形成的一些形式主义管理体制造成的。大家都在形式主义上下功夫,结果是所有单位都有成绩。无论亏损盈利干好干坏,你能找出一家没奖状的单位吗?一个人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错误,但最终这个人能干出一番业绩;一个人什么缺点也没有什么错误也不犯,却也干不出什么事业,这往往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就像学校里头脑迟钝的孩子比较刻苦和老实,头脑聪灵的孩子常常不用功和顽皮。也许生命的基因在骨子里就列出这种可恨的平衡方式,使所有的人都无法经受住十全十美的推敲。奇怪的是,一个人无论多么无能但只要态度谦虚,我们大家就愿接受他,反之,一个水平高超但有点脾气和傲气的人,我们就恨得要命。也就是说我们太重私德而不重公德。这一点我们远不如资本家聪明。一个资本家经常被他的一个下属顶撞和斥骂,他却心甘情愿地忍受。旁观者纳闷,那资本家笑道——他一年能给我创造数百万的价值,就是打我几拳我也得用他!

一些领导们很难有这种大度。当然,企业要是他自己的,也许会大度或更大度。看来一种管理体制造成一种用人度量,不是哪个人能跳得出来的。不幸的是,我们对人才的审核标准却越来越零敲碎打,细化各项指标的表格令你不得不沮丧。这就像一个画家画一个人物,必须要有鼻子的标准高度、眼睛的标准大小、嘴唇的标准形状,然而这些绝对标准条件组合起来,却冷冰冰的毫无美感。总之,我们应该有宽容的心胸和总体把握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