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为此,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全国职业院校迅速积极改革探索,拓展人才成长通道,开展了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试点,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深入推进高职对口招收中职学生和高职春季招生工作,开展了中职与本科“3+4”、中职对接高职“3+3”、高职与本科贯通“3+2”分段培养试点。这些试点的铺开,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修订、教材建设。
本套教材是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课题“交通类高职专科与本科衔接(五年制)课程体系及核心教材研究与开发”的研究成果上,配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行职业教育分段培养开发的一套试点教材,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拓展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在教材建设上也明确提出:每3 年修订1 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为此,教材组成员通过多方调研,专家论证,探索了新型职业发展道路,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发了特色教学资源。
本套教材突出了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相结合的知识要点,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建立了与公路运输专业相对应的课程内容,并在学生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增加了相应篇幅,其目标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和兴趣学习。
在这些教材中,既有交通运输类各专业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教材,也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教材,在编写中,都强调对教材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强调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更新内容,强调教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强调教材的职业适应性。因为新教材的使用必须根植于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上,反过来又促进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套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如下5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该教材由原来传统知识体系改为工作过程的项目、模块结构形式;教材中的项目来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的工作项目所设计的教学项目,教材中的模块来源于完成工作项目的工作过程。
第二,教材的内容不再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来源于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建立在行业专家对相应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专业教师深入行业进行岗位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
第三,教材不再停留在对课程内容的直接描述,而是十分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在教材的各个项目之前,一般都提出了该项目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该任务可能是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也可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
第四,教材注重技能培养的学用性,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配套课程教材更注重学习者的认知逻辑和学习效能,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描述配以丰富的图片展示,加之教材内容的组织考虑了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和逻辑性,使学习者学习轻松、运用自如。
第五,教材结构上大胆尝试和创新,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引入了大量的案例、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融入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加入大量图片、动画、视频、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倾注了相关企业有关专家的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开发时间短,教学经验尚不充分,错误和不当之处难免,敬请专家、同行指教。
教材编写委员会
2019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