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整个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从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维修及拆除等方面都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2)绿色建筑的内涵: 一是节约资源; 二是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四是与自然和谐共生。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节能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
(4)建筑节能的概念: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空调设备的能效比,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采暖、制冷、照明能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5)建筑节能的重要性: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使用耗能,解决经济发展、大规模城乡建设与能源短缺的矛盾;②降低粉尘、烟尘和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③提高住宅的保温隔热性能,改善居住舒适度。
(6)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有围护结构节能、采暖供热系统节能、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太阳能一体化建筑、采用节能产品等。
(7)新风系统的优点:排出室内每一个角落的浑浊空气、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滤后输入室内各处、通过能量交换节约能源、 低噪声设计。
(8)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热阻,合理选材及确定构造形式,防潮防水,避免热桥,防止空气渗透等。
(9)建筑防热的主要途径有:①采取合理的总体布局和良好的朝向,尽可能争取有利的通风条件,绿化周围环境等措施以降低室外综合温度;②提高外围护构件的防热和散热性能。
(10)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为: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建筑平面和体型;改善外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尽量避免热桥;改进门窗设计,尽可能将窗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重视日照调节与自然通风。
(11)围护构件的隔声可以采取增加构件质量、采用带空气层的双层构件、采用多层组合构件等措施。
(12)改善构件隔绝撞击声的能力应采取:设置弹性面层、设置弹性夹层、采用带空气层的双层结构等。
(13)为贯彻“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原则,在建筑设计时应遵循下列要点:①宜选择对建筑物防震有利的建设场地;②建筑形体和立面处理力求匀称;③建筑平面布置力求规整; ④加强结构的整体刚度; ⑤处理好细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