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层

5.2.3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层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层是部分构件采用预制,其余部分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办法使其连成一体的楼板层结构。它兼有现浇和预制的双重特点,但由于施工比较麻烦,所以目前工程实践中应用不多。常见的做法有叠合式楼板和密肋填充块楼板。

1)叠合式楼板

叠合式楼板(图5.32)是指预制楼板吊装就位后再现浇一层钢筋混凝土叠合层与预制板连成整体的楼板。预制板一般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板。预制板面层处理,其板顶面加工成粗糙面,其凹凸差均为6~7 mm,板内配以刻痕高强钢绞线为预应力筋。楼板层内的管线可埋在叠合层内。

叠合式楼板可以提高楼板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同时又可节省模板,但施工多一道工序。

图5.32 叠合式楼板

2)密肋填充块楼板

密肋填充块楼板是指在填充块间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小梁和面层形成的楼板层,也有采用在预制倒置T 形小梁(小梁间为填充块)上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做法。

填充块有空心砖、轻质混凝土块、玻璃钢模壳等。这种楼板能够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性能,能适应不同跨度,有利于节约模板,缺点是结构厚度(或称高度)偏大。

(1)实铺地层

①基层。基层为地层的承重层,一般为土壤。当地层上荷载较小,且土壤条件好时,则采用原土夯实或填土分层夯实;当地层上的荷载较大时,则需对土壤进行换土或夯入碎砖、砾石等。

②垫层。垫层为承重层和面层之间的填充层,一般起找平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地层的垫层一般采用C10 混凝土做80~100 mm 厚度。垫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能够承受其上荷载并能均匀地传给地基。

③面层。面层是地层中与人、家具、设备等直接接触的表面层,对室内起装饰作用。由于室内使用和装饰要求不同,面层所用材料和做法也各不相同。对有特殊要求的地层,还在垫层和面层之间加设一些附加层,如防水层、保温层及为埋置管线而设的层次等。

(2)空铺地层

为避免建筑物底层受潮,影响地层的耐久性和房间的使用质量,或为满足某种特有的使用要求(如舞台、体育馆、比赛场等要求地层有较好的弹性),有时将地层架空,形成空铺地层。地层与土壤之间的空间具有组织通风、带走地潮的功能。空铺地层的基本做法是在夯实土或混凝土垫层上布置地垄墙或墩垛架梁,在墙上或梁上铺设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或在墙、梁上设木龙骨,然后做木地面,如图5.33 所示。

图5.33 空铺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