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 建筑防热

10.4.2 建筑防热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持续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高,建筑物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高湿气候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围护构件将大量的热传入室内,室内生活和生产也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些从室外传入和室内自生的热量,使室内气候条件变化,引起过热,影响生活和生产。为减轻和消除室内过热现象,可采取设备降温,如设置空调和制冷设备等,但费用大。对于一般建筑,主要依靠建筑措施来改善室内的温湿状况。建筑防热的途径可简要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1)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室外综合温度是考虑太阳辐射和室外温度对围护构件综合作用的温度。室外综合温度的大小关系到通过围护构件向室内传热的多少。在建筑设计中,降低室外综合温度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合理的总体布局,选择良好的朝向,尽可能争取有利的通风条件,防止西晒,绿化周围环境,减少太阳辐射和地面反射等。对建筑物本身来说,采用浅色外饰面或采取淋水、蓄水屋面或西墙遮阳设施等,有利于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2)提高外围护构件的防热和散热性能

炎热地区外围护构件应能尽可能隔绝热量传入室内,同时当太阳辐射减弱时和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气温时能迅速散热,这就要求应合理选择外围护构件的材料和构造形式。带通风间层的外围护构件既能隔热也有利于散热,因为从室外传入的热量由于通风,使传入室内的热量减少,当室外温度下降时,从室内传出的热量又可通过通风间层被带走。在围护构件中增设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也有利于隔热,利用表层材料的颜色和光滑度能对太阳辐射起反射作用,对防热、降温有一定效果。另外,利用水的蒸发,吸收大量汽化热,可大大减少通过屋顶传入的热量。

隔热措施示意图如图10.16 所示。

图10.16 隔热措施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