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

乾卦

乾卦:乾为天,为父,为老人,为官贵,为头,为骨,为马,为金宝,为珠玉,为水果,为圆物,为冠,为镜,为刚物,为大赤色,为水寒。

乾为天。这个实际上就是最原始的类象,阳爻代表天,阴爻代表地,乾卦三个阳爻可以代表天。

乾为父。可以从天为父,地为母的角度理解,如果从纳甲法的角度来看,只有乾卦和兑卦是父母爻持世,兑为少女,所以为小妾,前面我们解析过兑为妾的问题。兑为妾要单独拿出来研究,还真不好说,但我说兑为少女,那要找一个少女当妈的话,就理解什么是妾了。所以有些象意需要联系在一起看,放在一起理解,也就好理解了。但乾卦父母爻持世,这个确确实实是父,乾为老人为父,这个是当之无愧的。

乾为官贵。我们看过去的官员,与天一样都是在高处,平民老百姓接触不到,从这个角度看,乾还象征着官贵。

乾为头。头也是最上面的,我们常常把领导或者组织的负责人称为头,头不也是领导,不也是官吗?我们古人看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谓“天圆地方”,所以坤可以代表方物,原理就在于此。大家知道铜钱中间是方的,外面是圆的,也是象征着天圆地方。天圆地方不是物理几何的绝对意义上的,而是象形意义上的。古人讲的是我们看得到的形象,是形象思维。看着像,这就叫象。形象思维要比语言文字丰富得多,语言文字说父亲,那就单指父亲,不能说父亲是龙,是马,还可以是水果,但在象意中是可以的,乾卦既可以代表父亲,可以代表水果,也可以代表马,代表龙。

乾为骨。乾卦都是阳爻,非常坚硬,就可以代表骨头。

乾为马。乾卦天天不停地运转,过去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马,马不停蹄。古人又是男主外,女主内,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和主要经济来源者,一般在孩子的眼中,是父亲一天为生计忙碌,就像马不停蹄,又像太阳东升西落,所以乾又类象为马。

乾为金玉珠宝。乾又是金属,全是阳爻,是纯金,又代表金玉,珠宝。

乾为水果。乾为水果的象意是哪里来的?我们反复强调纳甲法很重要,并专门讲解了纳甲法,乾卦为水果的象意,就是从乾卦的二爻甲寅来的,它是木,是财爻主吃的,木上长的圆的、能吃的,纳音是大溪水,所以是水果。

乾为冠。乾卦世应爻都是父母爻,衣食为父母,又在头顶上,可以代表头上的帽子,所以为冠。壬戌可以为冠。

乾为镜。过去的镜子一般都是铜制。天是蓝的,铜镜的颜色,也跟蓝色差不多,一般铜镜又是圆的,所以可以代表镜子。

乾为刚物。刚物就不用解析了,而且只要满足圆的坚硬之物的条件,都可以类象为乾。

乾为大赤色。这里有一个通用的关系:乾按十二辟卦为巳,为火,火为大赤色。所以乾和马和离卦和巳都是相通的。

乾为水寒。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乾卦的初爻是甲子为水,子又是农历十一月,“履霜坚冰至”,天冷水也寒;另一方面,乾卦里还有亥水,亥月立冬,是最冷的时候,也代表了水寒的象意。

这里再解析一下,乾卦的落宫为什么藏着戌亥?因为《周易》最初产生是为了占卜,那时把祭天视为很大的仪式,但是古代祭祀的用品,不像现在这么丰富,首先就用狗来祭祀,于是把戌狗放在跟天一样高的位置,视为离神最近的神物。我们常说“狗肉上不了酒席”,狗肉确实上不了酒席,狗肉是用来祭神的,是离天最近的,它最初不是给普通百姓吃的,现在吃狗肉是瞎吃,也是吃瞎了。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实际上说的是祭天的事情。而壬戌与甲辰相应,所以我们辰月清明节也祭祀、扫墓。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也在乾卦中体现出来了。后来因为天地为一体,地为坤,坤为亥,亥为猪,因此祭祀中也有了猪。所以戌亥在古代是为祭祀而准备的重要物品,就放在了乾卦中,世爻也是壬戌。

只有这样的解析,大家才便于记忆,理解记忆才不易忘,才能扎实。这些象意如果不解释,就很难理解古人是怎么总结出来的。现在我们把原理讲清楚,让大家知道这些类象还跟纳甲法有关,乾宫藏戌亥,还跟古代祭天、祭祀有关系,跟现在的清明节扫墓也有关系。

《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个占卜的事例:陈国国亡之后,一个官员带着儿子逃亡了,齐国太史占卜,说这位逃亡官员的七世孙贵为天子,很震撼。里面也记载了古代祭祀之礼:“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说明那时对祭祀高度重视,内心里非常虔诚。如果不了解这些周礼,也不懂纳甲法,易经原文是理解不了的,古人怎么取象也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