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字
一人将元字问男女,余曰:“生男。”复以问他相字者,则用吾前效应曰:“生女。”至分娩,乃一男。其人复来问字理,余曰:“元乃乾健之体,四德元为之首。兄之所娠又系头胎。况兼三笔写成,可改作儿字。故知生子无疑也。”其问:“师曾断此字生女,弟遂写此字求数;因复以问于贵同道,彼亦断女。何故却生儿子乎?何故师所断与前异乎?愿闻其说。”余笔曰:“夫一字之来,有一字之机,彼人乌足以语此!盖前一人之元字中,二横如桥,字乃四笔写成,数属偶,故生女。兄所问之元字,头尾昂藏,字乃三笔写成,数属奇,故生男。奇偶尚不清,曷为乎测字哉?邵康节先生曰:‘字同事不同,不宜此而宜彼;事同字不同,倏变吉而变凶。’此之谓也。”
同是一个“元”字,前面一个测女。后面一个因为是第一胎,又是三笔写成元字,均为奇数,于是取元为乾健之象,所以生男孩。这其实就是我们强调的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与当时的情况充分结合,易学才有创造性。模式化、套路化的路子,是学不好易学的。
还有一些朋友,总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似是而非,觉得干支易象无非就是那样、纳甲法和纳音也就那么回事,易经不外乎六十四卦……这种态度也是学易的大忌,就是学习起来不走心,不走脑子,不愿意去较真儿,大家看看我的实测易案解析,同样一组干支,在不同的环境和现实中,对应的事情完全不同。宇宙要说简单,就是阴和阳;世界要说简单,就是白与黑;人类要说简单,就是男和女,但是,真那么简单吗?一男一女,世间又产生多少个爱情故事啊?
所以我说学易的人很多,但是用心学易的人不多。有一本书叫《文心雕龙》,用心为文,佛家叫“心生妙法”,心中无妙法,怎么可能会有妙断神应?我们学习易学,也应该有“易象雕龙”的精神。学易用心不用心,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注意观察,不注意思考,不注意动脑,肯定不行!什么事情都觉得差不多、无非如何、不过如何的时候,思维实际上已经停滞不前、僵死不化了,没有进步的空间了。我希望大家不要有想当然的态度,如同生克制化取用神那套模式似的,永远没有创造力,始终不会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