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克制化确非研易之路,回归易象才是光明大道
易学理论自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不管是命理还是六爻,又或者是其他术数理论,都在搞生克制化,而且把这个分得太细了,把日辰月建的旺衰看得特别严重,讲得头头是道,还出现了五行衰旺赋的言论,但无论易象典籍,还是易经原文,好像都没有把衰旺看得这么重。《观梅占》判断时,也没有把这些考虑很多,甚至基本不去考虑,而是直接以动态的象意判断结果。如果按现在的理论,把日辰月建加进去论衰旺,辰年是土,腊月是土,虽然日子不知道具体干支,但申时是金,土也旺金也旺,那离火就克不了兑金,少女肯定伤不了,但事实上事情又发生了。所以过于关注生克制化和旺衰,那就是劲儿用偏了,准确率不可能高。全观《梅花易数》十几个案例,似乎没有把生克制化看得那么重,都是看卦象说话,我的实践中也是这样。请大家也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把生克制化和旺衰分得那么清楚,甚至还去打分,像用秤量过一样,连几斤几两都能称出来,这样不好。易经是哲学,是文化,不是某个自然学科,不是严密的数学公式,我们中国的文化是象意思维、形象思维,在似与不似之间传神,讲究的是意境,如齐白石画的虾,虽然画上没有水,但却像在水中游,非常生动、非常传神,它传达的是一种神妙的东西,反映在易理和取象上也是如此,不像西洋画要求和照片一样逼真。
把旺衰计较得特别清楚的时候就学死了,而且好多东西变成唯一没有变化的了,思维也僵化了。我们的思维应该自然而然,顺势而为,讲究的是灵机一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如同老子《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见方成方,见圆成圆,不能刻意去干什么,也不能用蛮荒之力,想到了就用,没想到就不用,不要让思维按照固定套路走,违背自己的灵气和意志,强迫症一样地思考。阴阳象意就是它像什么就是什么,不是过多地强调旺衰,现在易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旺衰讲过头了。
还有一个命理学说,说年上代表中央,月上代表省府,日上代表县衙,等等,也是劲儿全用偏了,舍本逐末,抹杀了灵气和感觉,学来学去,把人们搞得一塌糊涂,测得也不准,用得也不灵,到底哪里出问题也不知道。我们想一想,现实中别说一个县长,就是一个村长,也没有时间管这些事情。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把旺衰的包袱卸掉,走出旺衰和生克制化的泥潭,回归到象意这个主体和本源中来,就像练太极拳一样,总用一种蛮力是不行的,要把身上的轴劲全部去掉,轻松自然才能进入境界。
大家再体会一下《观梅占》这个易案,包括其中的思路和方法,还有基本的取象,应期暂时不会没关系。这个易案在我看来确实是很简单直接,非常基础,我们以后会有很多易案比这个精彩得多。
学习研究《梅花易数》的易案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把主要功夫用在象意上;第二,不要过多考虑旺衰;第三,要学会把简单的卦象取出来,这样就可以简单应用了。但易学没有“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也要再逐步拓展,看看有没有更简捷的办法,如果用干支易象学的方法去解析,会是怎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