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寺牌额占》原文与解析
原文
先生偶见西林寺之额,“林”字无两钩,因占之,以西字七画为艮,作上卦;以林字八画为坤,作下卦。以上七画下八画总十五画,除二六一十二,零数得三,是山地剥卦。第三爻动变艮,互见重坤。
断曰:寺者,纯阳之所居,今卦得重阴之爻,而又有群阴剥阳之兆。详此,则寺中当有阴人之祸。问之果然,遂谓寺僧曰:“何不添‘林’字两钩,则自然无阴人之祸矣。”僧信然,即添“林”字两钩,寺果无事。
又纯阳之人,所居得纯阴之卦,故不吉。又有群阴剥阳之义,故有阴人之祸。若添“林”字两钩,则十画,除八得二为兑卦,合上艮,是为山泽损。第五爻变,动为中孚卦,互卦见坤、震,损者益之,始用互俱生体,为吉卦。
可以得安矣。以上并是先得数,以数起卦。所谓先天之数也。
解析
这个易案说的是邵康节有一次来到西林寺,偶然抬头看见寺庙的牌额“西林寺”三个字,中间的“林”字无两钩。“林”字现在看,本来也没有两个钩,但是由于古代毛笔字运笔的特性,木字一竖之后再运笔,会有一个钩意。康节先生就觉得有点奇怪,于是进行占测。以“西”字算作七画,七数所对应的艮卦作上卦,以“林”字八画作下卦为坤卦,艮上坤下,得山地剥卦。上卦数七,下卦数八,共得十五数,十五除以六,得二余三,三爻动,山地剥卦的第三爻阴爻变为阳爻,剥变为艮卦,剥卦中互卦为两坤卦,即坤上坤下。
康节先生是从卦爻阴阳的角度去看的,不是以往案例用类象去分析。说寺院是纯阳之人(即僧人)所居住的地方,现今却得山地剥卦,一爻为阳,余五爻为阴,多重阴爻,为众阴剥阳。先生据此告诉寺庙的和尚,说最近寺里必然要连续发生女人之祸。和尚听了很吃惊,并告寺里确实是连续发生过这一类祸事,请邵先生指点迷津。
先生便对和尚说:“为什么不添上‘林’字的两钩呢?这样就没有因女人而起的灾祸了。”和尚便按照邵康节说的,将牌额上的“林”字添加了两钩,寺院里果然再也没有出现此类事情了。
实际上就是通过笔画的变化,使体用互变卦产生变化,一是改变了原来卦爻阴阳不平衡的问题;二是体用关系发生了变化,符合了体克用、用生体、体用比和为吉的模式。我们如果从易理和纳甲法的角度分析,这个做法还是有些问题存在,但既然《梅花易数》这种思维模式和这个易案流传到现在,那么作为初学者了解掌握也可以,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要完全钻入体用圈里出不来,《梅花易数》其中有些东西不完善的,我们就要通过拓展去完善,在发展中继承才是真正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