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灵应篇》原文及精彩部分易理解析

《三要灵应篇》原文及精彩部分易理解析

三要者,运耳、目、心三者之要也。灵应者,灵妙而应验也。夫耳之于听、目之于视、心之于思,三者为人一身之要,而万物之理不出于视听之外。占决之际,寂闻澄虑,静观万物,而听其音,知吉凶,见其形之善恶,察其理之祸福,皆可为占卜之验。如谷之应声,如影之随形,灼然可见也。其理出于《周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之法。是编则出于先贤先师,采世俗之语为例。用之者鬼谷子、严君平、东方朔、诸葛孔明、郭璞、管辂、李淳风、袁天罡、皇甫真人、麻衣仙、陈希夷,继而得者邵康节、刘伯温、牛思晦、牛思继、高处士、刘湛然、富寿子、泰然子、朱清灵子。其年代相传不一,而不知其姓名者不与焉。原夫天高地厚,万物散殊,阴浊阳清,五气顺布,祸福莫逃乎数,吉凶皆有其机。人为万物之灵,心乃一身之主。目寓而为形于色,耳得而为音于声。三要总之,万物备矣。

右乃天地万物之灵,而耳、目、心三者之要,故曰三要也。

是以遇吉兆而顺有吉,见凶兆而不免乎凶。物之圆者事成,缺者事败。此理断然,夫复何疑。

右乃占物克应,见吉则吉,遇凶则凶。

是以云开见日,事必争辉,烟雾障空,物当失色,忽颠风而飘荡,遇震雷而虚惊。月忽当面,宜近清光;雨乍沾衣,可蒙恩泽。

右乃仰观天文,以验人事。

重山为阻隔之际,重泽为浸润之深。水流而事通,土积而事滞。石乃坚心始得,沙乃放手即开。浪激主波涛之惊,坡崩主田土之失。旱沼之旁,心力俱竭;枯林之下,相貌皆衰。

右乃俯察地理,以验人事。

适逢人口之来,实为事体之应。故荣宦显官,宜见其贵;富商大贾,可问乎财。儿童哭泣,忧子孙;吏卒叫嚣,忌官讼。二男二女,重婚之义;一僧一道,独处之端。妇人笑语,则阴喜相逢;女子牵连,则阴私见累。匠氏主门庭改换,宰夫则骨肉分离。逢猎者,得野外之财;见渔者,有水边之利。见妊妇,则事萌于内;遇瞽者,则虑根于心。

右乃人品之应,以验人事。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充分学会运用外应,看到、听到眼前一个信息抑或是感觉到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很快就可以做出判断,得出结论。这就是《三要灵应篇》的主旨,与那些所谓的“闪电眼”之类,有本质区别,大家也要注意鉴别真伪,不可混为一谈。

《三要灵应篇》中列举了十多种运用外应占断的方法,也列举了很多例子,有一些原文直接讲出或者我们能够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易理的,请大家自己阅读原文即可,而有一些易理比较深、内容比较重要的,我们就从易理的角度,逐一进行解读和分析,以便大家能够准确地掌握和领会并能在实践中变通和运用。

“儿童哭泣,忧子孙”。就是当别人来问事情的时候,正好看到或者听到旁边有小孩在哭泣,那么可以不用询问,就知道是因为担心孩子的事情而来占测。这里要注意的是:来占测和小孩子哭,必须同时发生,这样孩子哭的信息才能与问测者的事情建立起关系,两者的信息才可以相通。只有这时,才可以用孩子哭来佐证问测的事情,不能只是看到路边有孩子哭,就说是忧子孙。这个不叫外应。我们要是这么用就麻烦了,两者缺一不可,这才是《三要灵应篇》要表达的意思。

“吏卒叫嚣,忌官讼”。如果来问官司,这时正好碰到过去叫吏卒,现在可以是警车呼叫或者警察抓人之类的事情或者场面,又或电视中正播放这样的场景,就是给予了不利于官司的信息佐证。

“二男二女,重婚之义”。问婚姻碰到两男两女,那么就主重婚,两次以上婚姻。就是直接运用眼前的信息,在你能看到、听到的感知范围内,它们之间的信息是畅通的。

“一僧一道,独处之端。妇人笑语,则阴喜相逢;女子牵连,则阴私见累”。僧道一般是孤独的,这个容易理解。碰到妇人笑着说话,就主家里女性有喜事。要是碰到女子和男子在纠缠,就是与男女关系有关之事,为这方面的事情烦恼。

这一段余下的都是非常直观的简单取象,木瓦匠都齐了,那就是盖房子或者与装修有关;遇到屠宰,就是与子女闹矛盾或者要分离的信息;见到渔夫,就是水边得财;见到怀孕的,就是事情还在萌芽当中;见到失明的人,眼睛看不见,但是眼不明心明,虽然心里有事情,但是看不到端倪,找不到方向,焦虑之征。

至于摇手而莫为,或掉头而不肯。拭目而喷嚏者,方泣;搔首而弹垢者,有忧。足动者有行,交臂者有失。屈指者多阻节,嘘气者主悲忧。舌出掉者有是非,背相向者防闪赚。偶攘臂者争夺乃得;偶下膝者屈抑而求。

右乃近取诸身之应。

摇手或者屈指,指为手为艮,艮为止,动了就主阻止,所以说莫为和阻节;有一个成语叫失之交臂,所以说交臂有失;一般我们有愁事了才嘘气,所以说嘘气主悲忧;人在衣冠不整时,一般也是为愁事所烦恼。这段也基本是简单直观的类象。

《三要灵应篇》很好,应用也可以很准。它的主旨就是提醒我们,要善于运用周围能看到的一些信息。这也反映一个人的易学天赋和灵气,当然这个也不是完全和绝对,万一没有这些外应信息,我们怎么办呢?所以根本的还是要把纳甲法运用得很熟练,就可以快速地推测出来。预测最终还是要侧重于易理,仅仅靠“抖机灵”,不是长远之计,即使一次两次准了,但是真正要碰到具体的事,真要较真儿,还得要靠实力,靠基本功。因此我们倡导既要抓好外应,信息给我们了,答案就在身边,那就要充分抓住用好,否则就是“骑驴找驴”了,同时还要结合易理,熟练基础,这样预测的准确度就会提高。

若逢童子授书,有词讼之端;主翁笞仆,防责罚之事。讲论经史,事体徒间于虚说;语歌词曲,谋为转见于悠扬。见赌博,主争斗之财;遇题写,主文书之事。偶携物者,受人提携;适挽手者,遇事牵连。

右乃人事之应。

“若逢童子授书,有词讼之端”。见着小孩拿书过来,可能是要有官司之征,这就不是直观取象了,其中的易理是:小孩就是子孙爻,书就是父母爻,也主文书印鉴,子孙爻动了,克官治鬼,也主理论道理,也有打官司的象意。

“谋为转见于悠扬”,就是事情还有转机。余下都是直接象意比喻:看见打人的就有责罚之事,讲经论史表明事情只是说说而已,赌博本来就是夺财,题写就是写书法,为文书,拿着东西的就有提携之象,看到牵手的,为有牵连的事情发生。

及夫舟楫在水,凭其接引而来;车马登途,藉之载而往。张弓挟矢者,必领荐;有箭无弓者,未可试。持刀执刃,须求快利之方;披甲操戈,可断刚强之柄。缫丝者,事务繁冗;围棋者,眼目众多。妆花刻果,终非结实之因;画影描形,皆为妆点之类。络绎将成,可以问职;笔墨俱在,可以求文。偶倾盖者,主退权;忽临镜者,主赴诏。抱贵器者,有非常之用。

负大木者,有不小之财。升斗,宜量料而前;尺剪,可裁度以用。见蹴昀,有人拨剔;开锁钥,遇事疏通。逢补器,终久难坚;值磨镜,再成始得。玩斧磨钢者,迟钝得意;快刀砍木者,利器伤财。裁衣服者,破后方成;造瓦器者,成后乃破。弈棋者,取之以计;张网者,摸之以空。或持斧锯恐有伤,或涤壶觞恐有饮。或挥扇者有相招之义,或污衣者防谋害之侵。

右乃器物之应,即远取诸物之义。

缫丝,就是剥茧,抽丝剥茧很麻烦,所以为事物繁冗;下过围棋的都知道棋眼,就是棋格中间那个孔,棋盘上有很多,所以主事情有很多人围观;络为蚕丝的粗丝,绎为将粗丝制成细丝,蚕丝为巽为辛巳,制成细丝就是辛巳动,得世爻辛卯生为细丝,克鬼爻辛酉,所以可以问官问职;笔墨俱在,可以求文,这个古代可以理解为科考,放在现在也可以判断为考学、考公务员,等等。

瓶盖可以理解为在最高处,可以是父母爻壬戌,也可以是壬申,偶尔看到瓶盖倾倒,问官职的话,那可能就是被免职或者退居二线;八卦类象中乾为镜,为器具为子孙,可以为甲子,照镜子就是甲子动,生甲寅青龙,甲寅旺了冲壬申,爻辞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为奉旨见帝王,所以“忽临镜者,主赴诏”,但这个一定是在不经意间突然看见或者有人忽然去照了一下镜子才有可能应验,天天照镜子那就不是外应了,也不可能天天奉诏的。

“负大木者,有不小之财”。这个也不尽然,负为背为艮,见木为丙寅鬼爻,所以也可能主官司。书本的东西只是给我们一个启发、一个知识点,可以活跃我们的思维,但也不能全信,“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将我们的本心与外面的一切信息、与我们的观察想象力和分析判断力、与我们的所学所知所验,融为一体,才能用得灵,才有妙断神应,照搬照抄书本知识,就犯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

补器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者,泥锅或者泥盆、泥缸等破了之后,可以给补起来的那种手工,某些地区称之为“锔锅”,现在基本上已经被社会淘汰了。遇到这样的人,要联系到具体事情:如果是问婚姻的话,那终究还是走不到一起或者是将来要离异;问钱财也是终究到不了手的意思。看到磨镜子的,与“铁杵磨成针”一个道理,事情比较艰难,但是最终可以成事,与后面一句“玩斧磨钢者,迟钝得意”意思差不多。

“快刀砍木者,利器伤财”。我们按照卦理而言,木能成财的一般是震卦,世应爻都是财爻,为青龙也主财,就是说可能事情是好事,但是会损财;裁缝需要先把布料剪破,才能制好衣服;烧成的瓦器,最终都会破掉;对弈肯定需要计谋;网张开后,中间都是空的;洗茶壶酒杯,肯定是为了喝茶饮酒;手持刀斧,就有被伤的风险;挥扇子会招风,动作与招手类似,有招呼或者召唤的意思;衣服脏可以理解为临鬼爻,为有人谋害。

虽云草木之无情,亦于卜筮而有应。故芝兰为物之瑞,松柏为寿之坚。遇椿桧,则岁久年深;遇苗菰,则朝生暮死,占产占病,得之即死之兆。枝叶飘零当萎谢,根核流落主牵连。奇葩端的虚花,嘉果可以结实。

右乃草木之应。

至于飞走,最有祯瑞。故乌鸦报灾,喜虫报喜。鸿雁主朋友之信,蛇虺防毒谋之害。鼠啮衣,有小口之灾;雀噪檐,有远行之至。犬斗恐招盗贼。

鸡斗主有喧争。牵羊者,喜庆将临;骑马者,出入皆利。猿猴升木,身心不安;鲤鱼出水,变化不凡。绳拴马,疾病难安;架险禽,囚人未脱。

右乃禽兽之应。

“乌鸦报灾,喜虫报喜”是一句民谚,其中也有易理支撑:乌鸦是一种鸟,羽毛黑色,叫起来很难听,可以为艮宫父母爻丙午,在二爻为宅,与丙子相应,黑色的鸟为丙子旺临宅,为克宅之象,肯定不是好事,为报灾;艮为少男,如果应在家庭成员上,那就是小男孩出问题。这也是“鼠啮衣,有小口之灾”的易理所在:丙子可以为老鼠,丙午父母爻可以为衣服。反过来小男孩病了,也可以克应家里衣服被老鼠咬了,但是这种现象现在在农村或许有,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要是在现代城市的环境里这么去判断,十有八九是测不准,所以理论必须要联系时代的发展、联系实际才能用活用准。后面有一句“雀噪檐,有远行之至”,与这个刚好相反,为丙午动冲丙子五爻为道路,为外卦,所以有远行之至。喜虫就是一种类似蜘蛛一样会吐丝的小虫子,为巽卦子孙辛巳,子孙动了生财爻是好事,所以报喜。鸿雁南飞可以为己巳,为兄弟爻为朋友,离为火为信息;虺为大毒蛇,可以为庚午,午为乾为头,庚午为子孙,主计谋,与庚子应,子为玄武,可以为毒谋之害;犬斗为丙戌应丙辰兄弟,戌与寅合,为合鬼爻丙寅临兄弟,鬼临兄弟为盗贼之征;鸡斗,为辛酉鬼爻应辛卯兄弟,辛酉又为兑为口,为喧争之象;未为羊,牵羊需有绳,为辛未,巽宫财爻旺,为喜庆将临;骑马者,出入皆利,这个倒是未必:塞翁失马摔断其腿,庞统骑马因此丧命,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猿猴升木,可以为庚申,震主动,鬼爻动为身心不安;鲤鱼出水,为甲子动,有鲤鱼跳龙门之征,为鱼化龙,变化不凡;绳拴马,为辛巳,子孙被困不能治鬼,为疾病难安;架险禽,把禽关进笼子里,实际也是子孙被困之象,鬼爻无制,囚人未脱。

实际上《三要灵应篇》,包括《梅花易数》里其他很多口诀或者类象,都有易理支撑,只不过有一些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我们没必要再去深入探研易理,但是也有很多是一眼看不到的,就需要我们必须用易理解析清楚。只有懂得原理才能变通,才能灵活,用起来才能灵验,死记硬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酒乃忘忧之物,药乃怯病之方,故酒樽忽破,乐极生悲;医师道逢,难中有救。藤萝之类堪依倚,虎豹之象可施威。耕田锄地者,事势必翻;破竹剖竿者,事势必顺。春花秋月,虽无实而有景;夏棉冬葛,虽有用而背时。凉,扇多主弃损;晴,伞渐逢闲废。泡影电光,虚幻难信,蛛丝蚕茧,巧计方成。

右乃杂见观物之应。

喝酒的时候,如果突然有酒杯打碎了,就要注意乐极生悲,要小心;药和医师都是子孙,路为白虎,主刑伤死亡和疾病,有鬼爻的特征,路上遇到子孙可以治鬼,可以理解为难办的事情还有救应;耕田锄地,需要翻土,也是鬼爻动,事情的发展趋势可能会遭遇翻盘;大六壬中丙寅为竹,寅为木,丙寅为火为中空,所以艮也可以为竹节。破竹剖竿,就是鬼爻被制,事情的发展趋势就是顺利。有些事情,看起来没用,但是换个角度,可能还有一翻作为,提示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但有些东西,如果环境或者条件变了,可能就没用了,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理论如果不联系实际的话,怎么能学好易学?

遇到水泡中的影子、遇到电光,都是虚幻或者一闪而没的事情;遇到蛛丝蚕茧,就意味着办事情还需要一定技巧,好好谋划才有成功的可能。这些都是生活常理的直接运用。

若见物形,可知字体,故石逢皮则破,人傍木为休。笠飘水畔,泣字分明;火入山林,焚形可见。三女有奸私之扰,三牛有奔走之忧。一木两火,荣耀之光;一水四鱼,鳏寡之象。人继牛倒防失脱。人言犬中忧狱囚。一斗入空门者斗争,两丝挂白木者乐事。一人立门,诸事有闪;两人夹木,所问必来。

右乃拆字之应。

这段是字的组合应用。石见皮就是“破”字,人木就是“休”字,笠见水就可以组合为“泣”,三女就是“奸”的繁体字“姦”;三牛为“犇”,实际也是奔的繁体写法;一木两火,可以组合为“荣”的繁体字“榮”;人与牛可以组合为“失”;两丝挂白,就是“乐”的繁体“樂”;两人夹木,就是“来”的繁体字“來”;一水四鱼除了原文的说法,也还可以直接取坎宫子孙戊寅,戊寅为鳏寡孤独。

下面这段文字是取文字谐音为外应断事。

复指物名,以叶音义。如见鹿可以问“禄”,见峰可以言“封”。犁主分离,桃主逃走。见李,问讼则得理;逢冠,问名则得官。鞋为百事和“谐”,盒则百事可“合”。难以详备,在于变通。

右即物叶音之义。

及夫在我之身,实为彼事之应。故我心忧者,彼事亦忧;我心乐者,彼事亦乐。我适闲,彼当从容;我值忙,彼当窘迫。

右即自己之应,近取诸身之应。

欲究观人之道,须详系《易》之辞。“将叛者其辞惭,将疑者其辞支。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右一动一静之应,近取诸身之义。

既推五行,须详八卦。卦吉而应吉终吉,卦凶而应凶终凶。卦应一吉一凶,事体半凶半吉。明生克之理,察动静之机,事事相关,物物相合。

此五行八卦及克应动静之理。

活法更存乎方寸,玄机又在于师传。纵万象之纷纭,惟一理而融贯。务要相机而发,须要临事而详。

右言占卜之理,在人变通之妙。

嗟夫!方朔覆射,知事物之隐微;诸葛马前,定吉凶于顷刻。皇甫坐端之妙,淳风鸟觉之占。虽所用之有殊。诚此理之无异。

右言三要灵应妙处。

可以契鬼神之妙,可以会蓍龟之灵。然人非三世,莫能造其玄;心非七窍,莫能悟其妙。故得其说者宜秘,非其人者莫传。轻泄天机,重遭阴谴。造之深,可以入道;用之久,可以通神。

右言灵应之妙,不可轻传妄授,宜秘之重之,以重斯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