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说一些“软话”,让他人开心
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能把人说“笑”的语言,通常是温和甜美的“软话”。其温和表现为:说话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说理自然。这种说法,易于使对方感到亲切、愉悦。
温和可以体现人的性格美,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时,温和地说话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这种声和气宛如柔和的月光和涓涓的细流,由人的心底流出,轻松自然,和蔼亲切,不紧不慢,能给听者以舒适、亲密、友好、温馨的感觉。温和地说话的人,为人必定宽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贝尔电话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电话公司,他们的接线生都态度和蔼,吐字清楚,语气亲切,个个都彬彬有礼。该公司提出了“带着微笑的声音去接电话”的要求,深受广大电话用户的欢迎。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被视为一种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最受欢迎的是和蔼亲切的说话态度。“带着微笑的声音”谁都爱听,这是一种在交际场合最容易获得成功的语调。在人际交往中,很多时候,“软”话不软,“软”话有效。
一家电器店的营业员小江面对一位十分挑剔的顾客,给他拿了好几套电器,挑了半个钟头还没选中。因顾客太多,他先招呼别的顾客去了,这位顾客以为冷落了他,便把脸一沉,大声指责说:“喂,你这是什么态度,你没有看见我先来吗?为什么扔下我不管?”这话真够刺耳难听的,然而,小江安排好其他顾客后,和颜悦色地对此人说:“请您原谅,我们店生意忙,对您服务不周到,让您久等了,我服务态度不好,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小江这几句真诚而谦逊的话一出口,那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转而难为情地说:“我说得不好听,也请你原谅。”
小江以“和气”对“火气”,表面上“似水柔情”,实际上“力胜千钧”,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理不在声高”,说话,并非说得有棱有角、咄咄逼人才有分量。像这种温和式说法,由于充满了对消费者的尊重、宽容和理解,这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感化力,从而引起对方心理的变化。“火气”遇上“和气”,就失掉了发泄的对象,自然降温熄火。
说话是人们交流信息、传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恰到好处地使用和气不仅能充分地表达说话的意图,而且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密切双方之间的关系。
为了避免与人说话过于僵硬,应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