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一时,骗不了一世

欺骗一时,骗不了一世

众所周知,诚实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诚实就是真诚实在,不讲假话、不骗人。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一传统美德有逐渐消失的趋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大大地降低了。诚实被看作“无用”的代名词,诚信者也是寥寥无几。欺骗,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比比皆是。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背信弃义,有的人为了满足欲望花言巧语,巧取豪夺者很多,随意欺骗者随处可见。

生存于世,谁都免不了偶尔说谎。善意的谎言,是值得原谅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仁慈。然而,欺骗却是不可容忍的。小骗骗取感情,大骗骗取钱物,都为一己私欲,害人害己。

推销大师乔·吉拉德,曾因售出一万多辆汽车创造了商品销售最高纪录。他认为,“诚实为最上策”。诚实不仅是人的一种品性,而且是一种方法,一种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时候的最佳方法。他说:“绝没有人会傻到把‘六汽缸’的汽车说成‘八汽缸’而卖给客户,只要客户打开车盖,数数从配电器顶部伸出的电线数量,你的谎言就被拆穿了,然后客户将会向250人说你是一个说谎者。”“就算那位客户碍于情面不直接告诉亲友,他也会以其他某些方式破坏你或商店、商品的形象。因此你还是采用‘诚实为最上策’这个原则为好。”

诚实是完整人格的基本要素,不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之中,都不要放弃自己诚实的天性。美国总统林肯在一次竞选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人。”即便虚假能使你攫取金钱,但也只是暂时的,你也不能得到心灵的宁静。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如果没有更多的条件可以依靠,但只要有诚实,就能把事情做成。李嘉诚曾戏言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骗人,不符合中国人无商不奸的标准,令人感叹的是偏偏是他做成了全亚洲独一无二的大生意。

香港首富李嘉诚在创业初期曾承受了许多挫折,他曾经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被客户退货、银行催款。面对工厂的开工不足,他不得不决定停工裁员;留下的员工也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无心工作。面对这一困境,李嘉诚觉得痛苦不堪。

他的母亲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开导儿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座山上有一座寺庙。寺庙住持慧通大师想在自己的两个弟子智能和文远中选一个接任住持。于是,他就把两个弟子召到方丈室,交给他们每人一袋谷种,让他们去播种,等到谷子丰收后再交给他,谁收的谷子多就让谁做未来的住持。谷子成熟之后,智能挑来了满满一担谷子,而文远却两手空空地来了。慧通问他俩原因,文远很是惭愧地说:“我没有种好,谷子根本就没发芽!”慧通听了,当即就让他做了未来的住持。智能很是不服,慧通便说明了缘由,原来他给两个弟子的谷种都是煮过的,煮过的谷种又怎么会发芽呢?

听完这个故事,李嘉诚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欺骗只是一时,诚实才是长久之策。

于是,李嘉诚立即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会上他作了深刻的自我检讨,承认是因为自己的经营失误才拖垮了工厂。他向全体员工赔礼道歉,请求他们的谅解;并保证从今以后,自己会与员工同舟共济,绝不会损害员工的利益来保全自己。全体员工都被李嘉诚的真诚所感动,有些员工还流下了眼泪。由于李嘉诚能够真诚地善待员工,全体员工与他携手并肩地工作,终于使长江实业摆脱了困境,稳步前进!

身在职场,我们跟人交往时要以诚相待。如果你想要靠欺骗来求得自己事业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将自己的饭碗打翻。真诚是为人处世之根本,诚实做人才能够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信誉,有了良好的信誉才能深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从而让自己在职场立足。

为了得到名誉、权力或者金钱,很多人昧着良心说话,以为欺骗就可以得到幸福。其实,欺骗就像栅栏,幸福会从其缝隙匆匆而过,只留下悔恨的痕迹。欺骗也许能得一时之利,却不能维持长久。如果你的欺骗被人看出,即使以后你真的有诚意,仍会被认为是另一种姿态的虚伪。

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如果我们真诚地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你对别人真诚,别人对你必定真诚;你对别人欺诈,别人对你必定隐瞒。真诚得人心,真诚意味着谅解、体贴、信任、爱护。真诚待人,不但能赢得友情和尊重,而且往往是加倍地赢得。真诚做人,在人生之路上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