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其行动,了解人心
我们要注意,通过表相识人是一条捷径,很直观,却不是很全面。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思想并不完全体现在他的表相当中。因此,当你不了解某人时,最好不要轻易被他的表象左右了自己的判断。因为这种表象很可能是一种假象。
美国心理学者奥古斯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几个人做出愤怒、恐怖、诱惑、漠不关心、幸福、悲哀等表情,并用录像机录下来,然后,让人们猜测哪种表情是表现哪种感情的。结果是,每人平均只有两种判断是正确的,当表演者做出愤怒的表情时,看的人却认为是悲哀的表情。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人们的喜怒哀乐,远非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欢笑并不一定代表高兴,流泪并不一定代表伤心,拍手并不一定代表赞赏……为此,你要认真分析,学会识别人心,掌握一些辨识他人行为的本领。
鬼谷子认为,了解人物的深层次心理以及相关信息,除了多角度的观察方法外,还需要策略性的试探技巧,这就是“摩意术”。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摩意术”策略性地刺激对方,令其作出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细致观察与分析,反复地揣摩,就可以得出更为精确的认识。这种“摩意术”,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应用得较为广泛。
广州民办学校的教师黄正文,一直有一个大梦想——建一个教育网站。这最少得几百万,对于他这样月工资仅两千元的人来说,实在是遥不可及。一天,黄正文无意间向一位叫陈焕光的学生家长谈起了自己的梦想。陈焕光就问他:“这需要多少投资?”“500万元吧。”陈焕光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可是没想到,时间不长,陈焕光却主动找上门来,说:“我给你500万,你来做吧。”
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黄正文开始大胆干了。不久,一个涵盖中小学全部课程内容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网站终于打造成功了。一年内,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
这时,有人疑惑地问陈焕光:“你当初怎么敢把500万元交给一个毛头小伙子呢?”
陈焕光笑着回答说:“我可不是没有原则地瞎投入,投资之前我是作了一番认真考查的。我最初听小黄说起他的梦想,觉得前景非常好,但不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所以吃完饭后我就试探他说,‘去洗洗脚吧’。他一听脸就红了,结结巴巴地说,‘我从来没去过那种地方’。我觉得他说的是真的,因为他连喝一杯啤酒脸都会红。
“初步的印象不错,但这显然不够。后来我又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让黄老师带我到他老家去看一看,我想知道他在家乡那边为人怎么样。那天,我很早就起来了,看到黄老师也起来了,没有睡懒觉,他已经把家里打扫得非常干净,东西摆放得也很整齐,我感觉他做事是很有条理的。从他的父母那里,我听到黄老师还为他们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这让我非常意外,因为他收入并不高,参加工作时间又不长,当时我觉得他对父母很孝顺,这绝不是装出来的,否则他一定不会去买房子。
“考查的结果,黄老师是一个非常踏实的人,做事很认真,值得信任,把钱交给他是让人放心的。回来后我就下了决心,第二天我就把钱打到了他的账户上。”
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平时都隐藏着,看不见又摸不着。你必须听到他的语言,又要看到他的行为,才能真正了解他这个人。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是建立成功人际关系的秘诀。
一般情况下,以行动和言语相对照,是最正确的透视人心法。但是,如果对方始终没有行为表现,我们也不能一直永无止境地等待下去,必须积极地采取主动,诱使对方有所行动之后,再加以观察。
有一天,魏武侯就有关探知敌情的方法问题,请教大军事家吴起时问道:“和敌军对阵之时,如果不明敌情,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吴起回答说:“应该采取诱敌之策。当两军交锋的时候,我们先虚应一下,然后退下阵来,借此机会观察敌军反应。如果敌军仍然阵容严整,不轻易追赶的话,表示敌军将领很有智慧;相反的,如果他们一点也没有纪律地追赶的话,就显示出这个将领是愚笨无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依据他人的语言而对其做出结论,难免具有片面性。只有听其言,观其行,洞其心,经过多方面的观察之后,才能真正认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