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这条绿松石龙突如其来的发现,被考古人烹成一道大餐,大家尽情享用,美美地享用,这是一条可能属于夏代的龙带来的欢乐。当然它带来的更多的是震撼,虽然多年过去,大家还顾不上观察它的细部,很自然地众口一词说见到了高贵的夏龙。当然研究也逐渐有所跟进,一些认识开始公之于世。
自这个发现刚一公布,冯时将这带有铜铃的绿松石龙一起,认作是古旗旜,即龙旗之谓[7]。这个解释给我们不少启发,只是会觉得这样的龙形镶嵌在旗帜上可能影响它迎风招展。或者它只是直挂的幡,用不着飘扬起来。
日本学者认为绿松石龙形器可能是象征权力的“龙杖”[8],墓主人不是当时的“王”或王室成员,就是负责主持夏王朝图腾神物祭祀的“御龙氏”。蔡运章说绿松石龙图案颇似蛇,展示的是巨龙升天的图画,应是夏部族图腾崇拜的产物,与夏部族“宗神”禹的名义相合。而墓主则是夏王朝设立的专门主管祭祀龙图腾的职官“御龙氏”[9]。朱乃诚也有类似认识,说墓主可能是拥有养“龙”(鳄鱼)特殊技能的贵族,不属于王族,绿松石龙不会是二里头文化的“王权”或王统的表征[10]。
图腾之说,也许有些笼统,可以是崇拜对象,却未见得一定就是图腾之类。有人会说,三代都崇拜龙,难不成龙会是共有的图腾?
何驽说绿松石龙与夏部族“宗神”禹的名义相合,认为其实绿松石龙本身就同“禹”有着直接的关联[11]。这便明确说明二里头2002VM3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用手揽在怀中的造型,就是“禹”的象征或形象表征。开创于夏王朝的祭祀大禹的万舞,构成了夏代礼乐文明与制度的核心内涵,其物化的表现就是二里头文化的绿松石龙牌和铜牌。
绿松石龙即大禹这个认知,就更是有具体指征了,虽然论证还有待完善,但这个思路还是很新颖的。不过与图腾说同样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商代大量出现的类似的龙形该如何定义?它们不是大禹又该是谁?
后来有人或说绿松石龙为传说中的人面蛇身的烛龙,与神话相对照,是又一种思路。
顾万发则认为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可能象征极星神或北斗神[12],这又是由天文学生发的推论。龙形很多时,大约属性是可以分类的,要区分出极星和北斗神,还得有更确定的标准。
这是一条龙,而且是夏龙,所有的解释,都以此为出发点,没有半点疑问。
我一直也觉得,这是确定的龙,除了用龙来命名它,我们无从考虑,也没有人考虑过它可能还是别的什么。细细观察,现在觉得可以有一些疑问了,它究竟是龙形,还是别的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