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水月:被商品化的“东方学”
“中国:镜花水月”这个展览名称给大部分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有着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第二重含义是中国文化。但是“镜花水月”这个名称代表着一种对东方文化颇为主观的见解,我们都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看“镜”中这个想象中的中国文化,而“镜”中意象可以是虚无缥缈的。展览策展人安德鲁·波顿曾解释过展览名称的含义:这不是一场关于中国的展览,而是一个以“中国”为主题的集结性展览[7]。通过电影和时装的展现方式,呈现了“中国”这个主题在西方文化中的变迁。
但是,这个来自官方的解释并没有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尤其是亚裔观众。观众们认为这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只是利用“中国文化”这个符号,却用西方文化的思维与形式呈现给大众,尤其是对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样的权威艺术文化机构来说,这是否算是错误的文化传播方式?“中国:镜花水月”这个展览名称让观众想到了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动物“四不像”,一种有着马头、驴尾巴、骆驼脖子和鹿角的生物。单从展览的名称上看,观众无法从中知晓展览的精髓,只能感觉到展览中的主要文化元素。展览名称体现了当代东方学的一个特点:为了适应当代博物馆的全球化发展,博物馆往往将一种文化的多种形式归纳为一体(heteropolitan)呈现给观众,这种集结文化普遍存在于西方美术馆和博物馆。
柏林旧国家画廊馆长哈利·亚历山大·麦克布莱德曾提出当代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在这个平等的社会,博物馆正在从一个传统的房屋到一个带有当代传播媒体功能的社会机构。文化一体(heteropolitan)被定义为一个能将不同种族、文化以及社会层级的观众集结起来的场所,让所有人都享受到同样的待遇和空间[8]。通过强调“平等”,文化一体这个概念深刻影响了当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每年需要接待超过六百万观众的大型文化艺术机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镜花水月”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带有“文化一体”性质的展览。展览的初衷之一就是通过“中国”和“时尚”这两个熟悉的主题来吸引更多来自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背景的游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一个聚集世界艺术的殿堂,博物馆每隔几个月就会更换不同文化主题的展览,迎合各种观众的观展需求。纽约,有着大量的亚裔群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很多国际游客在纽约的必到之处。“中国:镜花水月”展览大约吸引了来自美国本土以及其他国家的815992名观众[9]。人气之旺让“中国:镜花水月”展览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展览之一。
“中国:镜花水月”这个带有浓厚东方文化的展览也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从展览本身的视觉设计和展陈可以看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付出了相当的成本与人力。虽然这次展览大都会也得到了不少合作资源与媒体支持,但仅凭博物馆的门票收入,要想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达到收支平衡的目标是有点不太现实的。展览的时间是从2015年5月7日到9月7日,与展览相得益彰的重大活动之一就是一年一度的大都会慈善舞会,这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有影响力的年度活动之一。“名人效应”是大都会慈善舞会主要元素,单靠东方元素或许可以吸引到绝大多数的观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明星会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个展览带来更多的人流量和关注度。当然,这也给大都会带来了争议,是否名人就可以恰当地阐述展览所呈现的文化主题?答案极具社会争议。因为大都会慈善舞会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明星向公众诠释东方文化,而是明星们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借助东方元素来提升各自的社会影响力,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东方(中国)文化的一种滥用?美国Vogue杂志主编安娜·温图尔明确地点明了慈善舞会的核心就是名人,她曾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慈善舞会预告片中说道:“蕾哈娜,我们不能失去她。我们当然知道她的价值。”[10]温图尔丝毫没有提到展览本身的文化价值,展览所拥有的东方文化此时已经沦为慈善舞会的附属品。
蕾哈娜的舞会裙子在2015年的大都会慈善舞会上备受瞩目(图二),当然也在社交媒体以及学术平台上受到了很多负面评价。她的穿着只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东方文化的随意拼接,这种不恰当的拼接方式让人们无法理解这代表的到底是东方元素还是西方元素。
图二 蕾哈娜参加大都会慈善晚会
美国布林莫尔学院艺术史教授金教授对蕾哈娜的穿着进行评价:“我觉得蕾哈娜成了一个公众的笑话。她选择了一个中国设计师郭培设计的作品。她所穿着的裙子颜色是清朝皇室所用的明黄色。当然,我不否认,蕾哈娜本人带有女王般的气场。但是她所呈现出的是一种虚假的皇族气质,这个年代,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皇族,也不需要人来表演皇族成员的形象。”[11]
就像公众对于蕾哈娜的负面评价一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被观众质疑在这个慈善舞会中,将“东方文化”直接地商品化了。金教授作为展览的主要参与人之一,却没有参与这个慈善舞会,她提道:“慈善舞会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最少的捐赠金额为25000美元。我并没有被邀请,但我也不在意这个事情。我认为大多数人是希望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而不是通过这个慈善舞会来了解建立在捐赠基础之上被曲解的‘中国’。我希望参与者可以选择真正可以设计出中国文化的设计师,而不是以炫耀自己为主要目的。在这个慈善舞会中,观众们无法看到真正的东方元素。”
所以,为了迎合国际文化市场的趋势,以及完成大都会的年度受捐赠总额目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中国文化”商品化,创造了带有自身博物馆特色的“商品化东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