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制度

三、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实现控制目标,应针对采购业务的内容,设计以下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制度。

(一)不相容职务分离。

在采购业务中,需要适当职务分离的有:

1.物品或劳务需要部门,不能同时担任采购职务。

2.付款审批人和付款执行人不能同时办理寻求供应商和索价业务。

3.物品的采购人不能同时担任物品的验收工作。

4.物品的采购、储存和使用人不能同时担任账务的记录工作。

5.接受各种物品或劳务的部门或主管人,适当地同账簿记录人分离。

6.审核付款人应同付款人职务分离。

7.记录应付账款的人不能同时担任付款业务。

(二)正确的授权审批。

对于采购循环,一般应予以关注的控制审批要点包括:

1.企业的生产计划部门一般会根据顾客订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存货要求的分析来决定生产授权。

2.企业对资本支出和租赁合同通常会特别授权,只容许特定人员提出请购。

3.采购合同的签订需经有关授权人员审批。

4.采购款项的支付应经有关授权人员审批。

(三)订货报价控制。

订货报价是采购业务的核心,其中对供应商的选择是保证所购物品成本和质量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控制措施有:

1.定期审查供应商的基本资料,如产品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售后服务以及供应商的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和财务状况等,为企业采购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2.对所有潜在供应商应就其质量、技术、财务状况的可行性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探讨设备、工艺能力、质量记录、运输记录、劳动力情况、成本结构、财务状况、售后培训意向。

3.对于一般和重要物品或劳务采购,应建立由采购、技术等部门参与的比质比价体系,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和售后服务等。

(四)充分的凭证和记录。

为实现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企业应建立以采购申请、经济合同、验收、入库单和结算凭证为载体的控制系统。

(五)稽核和监督评价。

通过对采购业务的事前分析与评价和事后稽核、检查和监督评价采购业务的正确性、合理性起到把关、验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