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点评

二、案例点评

本案例反映了酒店筹资循环中的问题。筹资业务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止发生无法偿付风险或舞弊行为。从本案例看,酒店最终发生违约,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于筹资前的授权审批制度控制不严。对一家企业而言,筹资业务一般发生的次数较少,但往往金额较大,一旦发生后对企业的影响却很大,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对其中可能涉及的风险树立足够的风险意识,董事会应该授权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对筹资业务负责。

大部分企业中,一般由财务经理来承担筹资业务的计划编制工作。财务经营应该在经营活动中不断地分析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数量,编制筹资计划,在计划中应详细地说明筹资的理由、筹资的数量、筹资前后企业财务实力的变化、筹资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各种筹资方式的利弊比较以及对某种筹资方式的建议等。筹资计划必须呈董事会审核。董事会应该对筹资的使用、可能产生的效益、偿还借款、债券或支付股利的安排等予以足够的关注。

显然,如果企业不能按照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条款按期支付借款的本金,必将造成债务的加速到期。案例中的酒店,在2011年10月9日应该支付贷款银团的第一期贷款利息47.5 万美元时,拖到11月9日才偿付,构成了第一次违约;2012年1月11日应付第二期贷款利息时,再次未予支付,又一次违约;2012年5月27日应偿付第一期本金78 万美元及到期利息41.4 万美元,由于无力偿付再次违约。正是由于一次次地发生违约,才导致1 365 万美元贷款的本息提前到期,造成酒店的支付危机,并导致最终破产被拍卖。这中间体现了酒店的筹资计划存在很大的漏洞,对本息的偿还没有规划或预算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面临的机遇在增多,但与此同时风险也在加剧。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除了要抓住机会很好地发展壮大之外,更需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案例中暴露出的筹资计划问题,要求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预算控制,防范决策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