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与理论

第六节 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与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流动人口增加,劳动力也在国家间转移。1997年我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方针,积极吸引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办厂,积极引导和组织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办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迅速拓展,我国公民赴海外工作和外国人来华就业的数量不断攀升。2019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8.7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1.1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7.6万人。2019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2万人。[103]外国人在华就业人数也在百万左右,2018年在沪就业、创业的人数达21.5万人。[104]跨国就业人数的增多也带来涉外劳动纠纷的增加,而涉外劳动合同争议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法律适用,因此,进行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与理论研究极具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