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中国有些人把遇到乌鸦当成坏事来临的兆头,在日本乌鸦可是喜事来临的兆头,它被视为神的使者,日本人喜爱乌鸦。这两种对乌鸦看法的错误在于( )。
A.否定了联系的普遍性
B.否定了联系的多样性
C.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D.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3.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3]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4]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念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5]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6.唐代诗人杜荀鹤有一首诗《径溪》,诗中写道:“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反映的哲理是( )。
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帅的作用
B.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C.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雷锋有一句最深入人心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这句话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双方之间的( )。
A.质量互变关系
B.否定之否定关系
C.辩证统一关系
D.个性与共性关系
8.中国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擒贼先擒王”。这反映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相互联结的观点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观点
C.矛盾普遍存在的观点
D.矛盾具有特殊性的观点
9.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6]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10.公孙龙在《白马论》中写道:“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白马非马也。”这一认识的错误在于( )。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B.否认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C.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
D.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
1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7]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准确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1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8]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13.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9]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14.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题来讲解他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的角度看,就是要( )。[10]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15.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11]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几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12]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8.“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19.文化之间应该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交流态度,中华文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世界的。这里强调(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着矛盾的特殊性
20.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单选题答案
1.A 2.D 3.D 4.C 5.C 6.D 7.C 8.D 9.C 10.B
11.B 12.B 13.D 14.C 15.C 16.D 17.A 18.C
19.A 2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