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题

三、分析题

1.【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8]

【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9]

【材料3】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10]

【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11]

【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12]

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

(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详细地预测未来社会,而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2)关于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具体计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

2.【材料1】中西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2】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请回答:

(1)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其原因有哪些?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答案要点:

(1)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际是发展先进文化,而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行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7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5]2012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20。

[6]2013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7。

[7]2002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多选18。

[8]《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5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1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1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