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独特的理论魅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理论的深刻性、视野的广阔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面临很多困难,从这个角度讲,编写一本辅学读本是大有必要的。这本辅学读本在基本框架的搭建、基本内容的设置等诸多方面均有着不同于其他类似读本的亮点。
本书以专题形式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绪论中对基本原理的概括,比较系统而简要地提炼了教师和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在归纳中,一反过去按部就班的以章节为主的体例,而采用专题方式来突出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本书在校对时拿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新教材,我们力求将新教材中的新提法、新体系、新补充,通过原理的提炼和习题充分展示出来。为了和教材体系和内容保持一致,我们改写了最后两个专题。
本书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自测练习”题。我们在收集历年考研真题的基础上,还推出了近年我们结合现实而原创的习题。在习题分布上尽量覆盖最重要的基本理论。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体系庞大、教学内容丰富、面授学时有限的具体实际,我们还提供了为一些不能细致讲授的理论知识点而原创的自测习题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以弥补上述缺憾。
初稿时本书按专题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辑要,并尝试使这些论述的编排与教材尽量吻合,以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从源头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文本根据。在编排中,我们还提供了著作和文章的篇名,特别是这些论述都取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最新版本,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方便。这一内容有助于使用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也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由于篇幅的原因而删去,如有机会我们将另行结集出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辅助用书》的写作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所有参编教师都是南开大学多年从事本课教学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研究能力,而且极富团队精神和集体创作能力。
杨谦教授拟定了编写大纲和写作要求,并统筹全书的写作。提供初稿的有:孟锐峰讲师:专题1、2、3;刘娟教授:专题4、5;杨谦教授:专题6、7、8、9、13、14;杨晓玲教授、孙寿涛教授、赵春玲副教授:专题10、11;陈弘教授专题12。吴克峰教授提供了部分试卷。天津珠江学院的王磊副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史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参与了历年考研真题的收集整理和部分习题的原创工作,其中李杨:专题1、2、13、14;蔡琛:专题3;朱兆方:专题4、5;王锡森:专题6、7、8、9;陈欢欢:专题10;刘艳红专题11;刘皓琰专题12。孙寿涛教授、赵春玲副教授审核修改了专题10、11,陈弘教授审核修改了专题12,其他专题均为刘娟教授审核修改。杨谦教授审核了全书并最终定稿。虽然本书最终没有收录经典论述部分,但是李楠博士和博士研究生王超、杨文娟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收集和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艰巨而细致的工作。
本书的作者还特别感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纪亚光院长,由于他的建议和协调,才有了这一套具有南开风格的教学辅助用书的编写和出版;还要感谢南开大学出版社莫建来编辑、杨丰坡编辑的辛勤努力,才使得本书能以比较严谨的文字和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问题在所难免,尤其是“自测练习”部分还有很大的修改空间,还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如有机会再版,我们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作者
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