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题

三、分析题

1.【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材料4】“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异同。

(3)材料4的哲学倾向是什么?材料1、2、3与材料4有什么区别?

(4)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答案要点: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立场的;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有其内在的理论局限性,也表现了其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也称唯意志论,认为社会历史是由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决定的。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神学历史观,也称天命观或宿命论,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神定”的一种秩序。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材料4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观点。材料1、2、3和材料4是两种历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2.【材料1】胡适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材料2】鲁迅写道:“中国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正史都是靠不住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材料3】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3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历史观?

(2)材料2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3谈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

(1)材料1是唯心史观,材料3是唯物史观。

(2)材料2表达了对中国以往历史书和现实的强烈不满,揭露了旧时代的虚伪和黑暗。

(3)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材料1】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对此,鲁迅先生说:“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

【材料2】斯大林说,“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为科学和技术开辟新道路的,有时并不是科学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学界毫不知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实践家,工作革新者。”

【材料3】2014年是令人难忘的。这一年,我们锐意推进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许多改革举措同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做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这一年,我们着力正风肃纪,重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我们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分子,显示了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这一年,我们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往,主办了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外国领导人也大量来访,这些活动让世界更好认识了中国。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习近平2015年新年贺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结合材料3,说明无产阶级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无产阶级领袖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既是人民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既有卓越的才能又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无产阶级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

4.【材料1】列宁说:“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

【材料2】赫鲁晓夫在《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中说:“斯大林在苏联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始终保护苏联、反对敌人的阴谋,始终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他在这一斗争中有时采用了不适当的方法,破坏了列宁主义原则和党的生活准则。斯大林的悲剧就在这里。然而这一切也使反对当时发生的违法现象的斗争感到困难,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巩固苏联的成就在个人崇拜的影响下都被归功于斯大林。在这种情况下,对他的任何反对都会为人民所不理解,这里问题完全不在于个人勇气不够。显然,谁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斯大林,他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材料3】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样的口号随处可见: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毛主席的话字字闪金光、句句是真理,要最最认真地学习,最最坚决地执行!毛主席的话威信最高,威力最大,群众一听就懂,一用就灵!

【材料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是: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无产阶级领袖的特点。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说明在处理无产阶级领袖与群众关系问题上苏联和中国有过怎样的失误。

(3)根据材料4,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答案要点:

(1)无产阶级领袖具有以往任何阶级的杰出代表所不可比拟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如果没有领袖的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就会陷于涣散,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2)无产阶级领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提出了科学理论,指导广大群众进行革命实践,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苏联和中国都曾夸大领袖个人的作用,搞个人崇拜,神话领袖,使领袖脱离群众,损害了领袖的形象,破坏了群众和领袖的联系,不利于领袖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3)应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客观地评价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

5.【材料1】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有无数的英雄同样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他们都是中华民族之魂!

【材料2】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材料3】美国学者卡尔·贝克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阐述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谈谈其蕴含的群众史观的内容。

答案要点:

(1)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杰出人物会因为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但是其历史作用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也要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通过创造个人历史实现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1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3]1999年研究生考试真题(理科),单选3。

[4]1997年研究生考试真题(文科),单选2。

[5]2009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单选4。

[6]2007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20。

[7]2014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8。

[8]2013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8。

[9]2003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7。

[10]201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多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