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意义在于(  )。

A.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B.为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道路

C.提供识别唯心史观的锐利思想武器

D.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B.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C.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D.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表现为(  )。

A.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D.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发展

4.下列事物属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的有(  )。

A.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

B.人们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地理环境和各种资源

C.人们以某种生产方式去从事实践活动

D.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

5.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  )。

A.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

B.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C.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大小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6.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  )。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B.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地理环境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

7.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8.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因为(  )。

A.人口因素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B.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

D.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9.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  )。

A.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

B.社会存在的反映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11.任何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多种不同的体系,包括(  )。

A.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

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B.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C.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

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D.语言文字、自然科学、逻辑学等服务于全人类的社会意识形式

1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3.下列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

A.生物学、物理学、数学

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C.哲学、道德、宗教

D.艺术、政治法律思想、小说

14.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在哲学领域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5.2006年9月8日,中国首次设立环境保护科普创新奖,弥补了行业空白。这说明中国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意识到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  )。

A.它是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B.它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决定社会的性质

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D.它间接地制约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16.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1949年时,鄱阳湖面积有5200平方公里,而目前只有2933平方公里,大规模的围垦不仅使湖泊面积锐减,同时也使湖泊蓄水容积大幅减少,导致周围12万户居民用水困难。为了挽救鄱阳湖生态圈,江西省政府紧急开展了“保水”工程,国家也为湿地保护成立了专项资金,把湿地保护纳入了水资源管理。而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B.地理环境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方面,影响人类社会生活

C.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D.人们应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7.近年来,西方大片大量涌入中国市场。2015年5月4日,《复仇者联盟2》在中国上映的第一天的票房就达到了2000多万人民币。这其中大量充斥着西方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价值观,电影中的“超级英雄”被刻画成了整个人类自由的捍卫者,与所谓的“黑暗势力”做斗争,保卫了整个地球的稳定。这种影片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背后更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性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西方借助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对我国进行渗透

B.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我国应该捍卫自己的意识形态安全

D.这是纯商业电影,不必过于紧张

18.美国生物学家康莫纳指出:“在热切探寻现代科学技术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几乎产生一种致命的错觉:人们已经最终逃脱了对自然界平衡的依赖,而事实是可悲的、截然不同的。”这说明(  )。

A.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破坏

B.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将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C.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9.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具有继承性

D.社会意识可以在某段时间内超越社会存在的发展

20.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以来,到现在已经有近40年,期间经历了诸多变化。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育政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21世纪初,大多数省份调整政策为“双独二胎”,即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二胎。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人口政策,原因是(  )。

A.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B.人口越少越利于经济发展

C.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D.人口政策决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21.大卫·哈维是西方著名的左翼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希望的空间》一书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的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即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向“弹性生产方式”(即分散的、全球化的生产)转变,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城市景观的变化,由原来的大城市只有一个中心城区变为了一个城市往往有多个城市中心。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

A.生产方式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C.生产方式不能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D.生产方式的变化引发了社会的变化发展

多选题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CD 6.ACD

7.ABCD 8.ABD 9.ABCD 10.BCD 11.ABC 12.ACD

13.CD 14.CD 15.ACD 16.BD 17.ABC 18.AD

19.BCD 20.AC 21.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