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一、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知识本位的倡导者认为:知识引导着人的整个生活,因而,“要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儿童的偏好、社会需要或政治家的意愿基础上”。为此,课程“必须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与逻辑来组织”。

知识本位的倡导者要求根据知识的分类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程,学习一部分知识对学习另一部分知识是必需的,因此学习这一部分知识被看成学习另一部分知识的必要“准备”。学生已经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准备了充分的基础了吗?这便是多数教师判断一定阶段教育质量的依据。

在实践中,由于在历史上形成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教育与社会联系的间接性特点,教育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几乎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从而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很容易认同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观。此外,知识界从来就有着执着地追求真理的传统与为真理不惜牺牲一切的信念,这种传统与信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一些知识在其发现的最初阶段,甚至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的应用价值并非那么明显。这一切就构成了知识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合理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非功利追求的精神和不畏权贵的人格特征更赢得了人们对这种价值观的强烈认同,这就使得即使在社会日益追求功利的情况下,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观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